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二、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表演唱的形式。 2、学会新疆乌孜别克族等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3、初步认识都它儿、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举杯祝福》。 难点:练习节奏x.x x x︳××× X X ︱ ,并参与表演歌曲 四、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候课反思: 你们会模仿节奏吗?请模仿以下节奏。 1、 X XX ︱ X XX ︱ 2、x.x xx ︱ x.x xx︱ 3、××× xx︱××× xx︱ 4、x.x xx ︱××× xx︱ 学生模仿准确后明确: 给这个节奏哼唱旋律并且在配上舞蹈视频,学生拍击节奏,教师哼唱歌曲旋律,明确这是新疆的歌曲。 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方,除了维吾尔族外,还有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很多民族。而且他们的音乐有一定的共通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的民歌《举杯祝福》。 二、设疑推探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这首歌的节奏有何典型特点? 3、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 三、互动解疑。 新歌教学 1、欣赏这首歌曲,感受新疆各民族的歌舞风情并感受歌曲。 播放歌曲视频《举杯祝福》,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新疆歌舞音乐。 明确:我们刚才欣赏的歌曲乌孜别克族的民歌。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民族。 2、出示乌孜别克族民族服饰图片,介绍乌孜别克族的民族风俗。 3、出示歌曲图片,学生看着歌曲图片再次欣赏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明确: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热情奔放的。 4、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一遍歌曲的曲谱。拍击的节奏就是新疆民歌的典型特点。学生看看曲谱有没有我们拍击的节奏? 5、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视唱曲谱,了解歌曲旋律特点 明确:歌曲中大量运用了附点音符、切分音和前八后十六等节奏,练习的时候可以唱得慢一些,注意唱的要准确。 4、学生随琴学唱歌词,给予示范或教唱歌曲中有难度的地方。 明确:歌词中的“别比亚啦”是一杯酒的意思,“亚夏”是干杯的意思。歌曲的副歌部分节奏较难。 5、再播放一次歌曲范唱,让学生以听为主,小声跟范唱巩固练习。 6、歌曲处理 明确:热情奔放是新疆民歌的特点,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首歌曲怎样体现这种热情奔放的情绪的。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分析。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 明确: (1)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附点音符唱得要准确) (2)速度中速稍快。 (3)力度较强,特别是第二乐段的“嗨”把情绪推向高潮。 (4)节奏具有舞蹈性。 明确:在演唱中注意这几个方面就能表现出热情奔放的情绪了。 7、指导学生说节奏,其他学生随节奏的速度演唱歌曲第一部分,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 8、学生学唱歌曲并完整演唱。 四、技能拓展 1、认识都它儿、热瓦普和手鼓 2、了解并学习新疆舞蹈动作 明确:乌孜别克族的舞蹈也很有特色,他们的舞蹈步伐多以三步一抬和旋转为主。 3、表演歌曲、 设计: 第一部分第一段,一部分学生说节奏主干,其他学生随节奏唱歌词; 第二段,一部分学生敲击铃鼓,一部分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唱歌曲;结尾部分齐声演唱歌曲。 五、互评交流 小结:热情奔放的歌声,独特的民族乐器,使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歌舞声中,新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也使我们这个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共同祝福祖国吧,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