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风吹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歌剧,并感知其特点。 2、能认真欣赏歌剧《白毛女》片段———《北风吹》《扎红头绳》,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 3、 分角色演唱《扎红头绳》,并与他人合作进行表演,初步认知歌剧艺术的表现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唱《扎红头绳》,并分角色表演。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请欣赏两段《珊瑚颂》视频,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这两段视频有何不同? 2、 哪一个版本的剧情性更强?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的很不错。这两段视频演唱的歌曲都是歌剧《红珊瑚》选段《珊瑚颂》,虽然歌曲相同,但是第二段视频的剧情性更强,因为它采用的是歌剧的形式。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歌剧吗? (学生各抒己见) 师:歌剧是将音乐、舞蹈、文学、戏剧、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歌剧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后逐渐流行于世界各地。中国歌剧经典剧目有《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西洋歌剧经典剧目有《卡门》《费加罗的婚礼》《图兰朵》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歌剧览胜”单元中的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和《扎红头绳》。请大家把教材翻到课本51页。 新课教授: 在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之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部歌剧: 歌剧《白毛女》简介:它是在延安新秧歌运动基础上创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歌剧。剧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等作曲,剧本是根据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创作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该剧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借鉴西洋歌剧形式技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成为了中国歌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作品。 同学们,你们了解歌剧《白毛女》的剧情吗? 生:不了解。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白毛女》剧情:1935年除夕,贫农杨白劳躲债回家后被地主黄世仁逼死。闺女喜儿被抢到黄家,受尽虐待。喜儿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进深山野林,三年后,八路军和群众从山洞中救出头发已白的喜儿,为喜儿清算了黄世仁的罪行。 1、 欣赏《北风吹》 (一)、初听全曲。教师出示问题,并播放《北风吹》视频,欣赏完毕后点学生回答。 1、歌曲表现情节。【提示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分析】 (大年三十晚上风雪交加,喜儿焦急的等待在外躲债的爹爹回家过年。) 2、歌曲情绪。【提示学生根据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歌词内容分开进行分析】 (悲喜交加) 3、喜儿的艺术形象。【喜儿在《北风吹》中给你的印象是一个怎样的人?】 (歌曲中表现了喜儿盼爹爹回家过年时悲喜交加的急切心情,塑造了喜儿天真活泼、勤劳的旧社会农村女儿形象。) 师: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歌剧有什么特点呢 (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有个性。) (二)、出示《小白菜》的曲谱》 下面老师将为大家弹唱河北民歌《小白菜》,请大家思考: 《小白菜》的旋律和《北风吹》的旋律有什么联系呢? 生:旋律风格很接近。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为什么它们的旋律风格很接近呢?那是因为:《北风吹》是选取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曲调作为素材进行了改编创作的。下面同学们用“la”来随老师的琴声哼唱,亲身感受下《小白菜》的旋律。 待学生哼唱完后出示中国歌剧的第二个特点: 选取民间音乐曲调作为素材进行改编创作。 师: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来再一次的欣赏《北风吹》: 1、歌曲的伴奏乐器。 (长笛、古筝、大提琴、低音提琴) 2、歌曲的唱法。 (民族唱法,教师则可延伸:西洋歌剧的唱法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是中国独有的唱法) 3、歌曲的演唱形式。 (女声独唱) 在以上问题的答案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民族元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歌剧的第三个特点:中国歌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