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木兰诗 网络资料: 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一部流传了千百年的北朝民歌,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早已肯定,这首诗内容是“真实的”。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加的姓,木兰本名穆兰,穆是鲜卑人的姓,约出生在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北柔然的战争。 由此可知: 《木兰诗》是以391年北魏征调大军出征柔然的史实为背景而作的。当时北魏的拓跋珪,是皇帝也称可汗。当时北魏的都城是盛乐(和林格尔),离黄河很近。当时调来的军队就集结在黄河边上。 黑山是现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喀喇和硕山。 燕山即燕然山,是杭爱山的一支。 花木兰其人 花木兰是北朝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旋而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辞官回乡。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戏曲上的《木兰诗》——— 豫剧《花木兰》 表演艺术家 常香玉 动画中的花木兰 影视中的花木兰 戏剧中的花木兰 歌剧中的花木兰 谁说女子不如男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被宋代文人并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 《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汗/大/点兵 天子/坐/明堂 B.不闻/机杼声 从此/替爷征 C.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正确答案: C 解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再、又 第一节: 翻译: 一阵唧唧声,又一阵唧唧声,木兰正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女儿叹气的声音。 复: 当: 闻: 惟: 听到 只 面对着 疏通字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第二节: 何所思: 愿: 市: 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念的是什么。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亲(老了)没有大儿子(接替),木兰我没有大哥(去参军),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所思何”的倒装。 翻译: 愿意 买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互文(互辞) 上下两句看似两件事,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完整的事。 排句互文 匆忙而有序地购置战马及马具的情景, 渲染了战前紧张的气氛, 突出了战事的紧迫。 第三节: 辞: 去: 但: 去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去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