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29534

【大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上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教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805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第一,动物大家族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大单元教学设计 跨学科概念 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 核心 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 内容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内容 要求 ②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③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列举几种我国的珍稀动物。 学业 要求 能描述常见动物的共同特征;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在认识常见生物的过程中,认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的积极意义。 单元 内容 本单元的教材地位: 纵向: 横向: 本单元由《给动物分类》《鱼类》《鸟类》《哺乳类》四课组成,采用由总到分的设计思路:第一课总领本单元,给动物分类:第二、三、四课呈并列关系,分别研究鱼类、鸟类和哺乳类。 分类研究动物是系统认识动物的有效途径,所以本单元以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作为起始课。首先了解生物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然后认识脊椎的结构和功能,最后认识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 第二、三、四课分别研究鱼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三课采用了类似的偏写结构,且都运用了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先通过对典型动物的系统比较探究具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类群关系,揭示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过程:再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识别某种动物的类别,经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过程:最后,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与某类动物本质特征相关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认识鱼类的想和鳍的作用,了解鸟类的羽毛、喙和足的功能,认识哺乳动物具有恒温的特征和多样的运动方式。这三课采取类似的研究步骤,让学生通过对这三类动物的研究初步学习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研究其他动物打下基础。 单元 学情 学生在低年段的学习中认识了常见的动物并观察其特征,形成了有关动物的初步概念。本单元对动物的研究从重点关注动物个体的外部形态特征过渡到关注动物类别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了解与某类动物本质特征相关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本单元也为学生在高年段时研究微生物、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打下基础。 单元 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 2.知道根据动物的有关特征,能够对动物进行简单分类。 3.知道根据有无脊椎,能够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科学思维: 1.能运用感官,通过触摸,体验脊椎的存在,初步感知脊椎的结构。 探究实践: 1.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2.在做脊椎建模的活动中,感受脊椎对动物体的重要作用,可以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态度责任: 1.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单元 实施 序号 教学主题 课时安排 主要教学活动 1 1.给动物分类 1 识别常见动物类别,学会根据某些特征给动物分类; 摸人体脊椎、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的作用; 找动物脊椎,将动物按有无脊椎分为两大类; 阅读图文资料,列举我国的一些珍稀动物。 2 2.鱼类 1 识别并观察不同的鱼,归纳概括鱼类的共同特征; 观察鱼的游动和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认识鱼的鳍和鳃的作用。 3 3.鸟类 1 识别并观察不同的鸟,归纳概括鸟类的共同特征; 研究鸽子的羽毛,了解羽毛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不同鸟的喙和足的结构特征,初步意识到环境对鸟类外形特征的影响。 4 4.哺乳类 1 识别并观察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归纳概括哺乳类的共同特征; 体验脂肪的作用,了解哺乳动物是如何保持体温的; 比较不同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初步意识到环境对哺乳动物运动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