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39108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4-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91580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统编,小石潭记,PPT,17张,课件,10课
  • cover
(课件网) 小石潭记 柳宗元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 课件内容目录 1.教学目标 2.一字品景 3.以读悟情 4.知人论世 5.矛盾质疑 6.拓展延伸 7.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2、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悲凉凄怆的感情。 1、品味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字品景 在柳宗元的眼中,小石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 请用含“清”的词语来表达: 从(文中句子)得知它具有(清...)的特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闻水声,如鸣珮环———清静 水尤清冽———清凉 全石以为底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清澈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清幽 以其境过清———凄清 以读悟情 身处如此之“清”环境里的柳宗元,心情如何? 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知人论世 31 36 42 柳宗元,字子厚,出身河东望族柳氏,人送外号“柳河东”。 13岁时,朝廷平定了李怀光之乱,崔中丞为向朝廷祝贺,找我代笔作文,文章得到了圣上的亲自点赞。 21岁时,我考中了进士,得以实现凌云之志。 26岁时,我担任了第一个官职———集贤殿书院正字。 31岁时,我官任监察御史里行,意气风发正当时。 33岁时,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可仅仅历时180天,永贞革新就以失败告终。同年我被贬到永州任司马,并无实权,不久老母离世。 36岁时,住处数遭大火,一身病痛,妻女离世,寄情山水。 42岁时,被贬柳州,任柳州刺史,开始在柳州大力革新,我释放奴婢,办学兴教,推广种植,凿井取水。 47岁,客死柳州。 矛盾质疑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凄神寒骨”,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游山玩水的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会流露出来。 矛盾质疑 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后来却说“寂寥无人”? 其一,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的景象与作者贬谪后长期压抑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 其二,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同行的五个人都是柳宗元的亲友,也经历了打击和磨难,如吴武陵也是被贬在永州,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姐夫崔简的儿子,而崔简也经历了流放。因此这几个人心相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的。 拓展延伸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