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39649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课件(2课时 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8371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语文园地六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本单元长文章的特点交流把握长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 2.能讲讲古人求学的成语故事及含义。 交流平台 交流指导 这次“交流平台”中几位同学讨论的是长文章的特点以及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指向目标1 本单元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但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小英雄雨来》是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是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芦花鞋》则是用空行的方式,将各个部分间隔开。 长文章的特点 指向目标1 这样的写法,可以帮助读者比较容易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者只要把课文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再把每个部分连起来。 指向目标1 我在阅读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 边读边想 指向目标1 3、有时我会忘记了前面的一些内容,就在返回去看一看。 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忘记了前面的内容,这时候我们可以将书翻回去看一看,回读遗忘的内容,然后再跳回到刚才中断的地方,继续往后面读。 瞻前顾后 指向目标1 …… 方法 小组讨论,整理表达,有条理汇报 对于长文章,把握其主要内容的方法是 我们先......再......;如果......,我们可以...... * 1、我们先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用“列小标题”的方法,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串起来就行了。 2、如果每个部分太长,不能把握内容,可以停下来想想前面的内容,或者再翻到前面看一看。 ①列小标题②串起来 ③边读边想④翻到前面 指向目标1 词语段运用 下面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择三个,讲讲他们的故事与含义。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chǔ)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指向目标2 我会讲 囊萤夜读 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这个故事的含义是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劳学习,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指向目标2 我会讲 悬梁刺股 成语是由“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事组成。 东汉孙敬,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战国时期的苏秦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发愤读书学习,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 指向目标2 我会讲 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出生在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白天在地里干活,只能利用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看会书,到了晚上,虽然有时间看书了,但家里穷买不起蜡烛,看不了书。匡衡很着急,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自家墙壁上透过来一丝亮光。他猛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是邻居家里的烛光从壁缝里透过来了。于是,匡衡他拿了一把小刀,一点点把墙缝挖大,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些,凑着透进来的微弱烛光,匡衡每天晚上都能读书了。就这样,匡衡每日刻苦学习,后来终于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 原来的意思是凿穿墙壁借邻居的烛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但是读书刻苦。 匡衡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勤奋读书,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指向目标2 我会讲 铁杵成针 传说李白小时读书不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