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55254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21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课,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教学设计
  • cover
《观沧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曹操的《观沧海》,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中关键字词 的含义及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 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曹操在诗中所表达的壮阔胸怀和远大抱负,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以及树立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2、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观沧海》的原文、注释、朗诵音频、相关图片及背景资料。 2、预习任务:学生提前阅读《观沧海》,尝试标注生词难句,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海浪拍岸、日升月落的海景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观海”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语:“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浩瀚的大海,抒发了各自的情怀。今天,我们将跟随三国时期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脚步,一同走进他的《观沧海》,感受那份雄浑壮阔、壮志凌云的情怀。” (二)、初读感知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句读要正确。读的流利,读出画面,读出情感。 1.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 2.教师导读:教师着重从语调、感情方面进行阅读指导 3.集体朗读:全班齐读,讲究抑扬顿挫,然后请两位同学说说诗中的画面及诗人的感情。 (三)、精读品味 1、疏通文意: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解决字词障碍,理解诗歌大意。 2、分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划分诗歌层次,明确“观”之所见、所想、所感。 (1)、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 (学生讨论) 老师点拨:"观"是全篇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所想。 (2)、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所见) 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显示了什么 (学生讨论) 老师点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一总写全景。前一句写了海波动荡,后一句写了山岛巍然耸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的。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乂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 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意思:何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印象。 茫茫的大海碧波万顷,一望无际,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 坐在船头、或者登上山顶,我们的感觉视觉都是不一样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 的全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受。山岛巍然, 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白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浪,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 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 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激起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思考,暂不回答) (3)、诗中哪几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