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乐曲《森林中的铁匠》(片段),听辨同一主题不同风格、题材的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反映劳动生活题材的歌曲和乐曲,感受、体验、表现劳动时的喜悦之情。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根据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特点,为乐曲《森林中的铁匠》编配伴奏音型,并合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奏、创编、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同一主题,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一步体验“爱劳动”这一主题。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乐曲《森林中的铁匠》(片段),听辨同一主题不同风格、题材的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反映劳动生活题材的歌曲和乐曲,感受、体验、表现劳动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电子琴、架子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勤快人与懒人》 1、第一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第二遍口琴吹奏并加入打击乐器 二、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全曲 思考: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3)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什么人在劳动?想象一下这些人劳动时的动作是怎样的? 2、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的四个片断,进一步了解乐曲的情绪、速度,和所要描绘的情景和人物形象特征 3、跟音乐即兴用形体动作表现铁匠劳动时的动作 4、相互评价 5、听教师为乐曲主题旋律伴奏,学生进行模仿 6、分组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分组创编 分组交流、评价 集体表演(教师架子鼓伴奏) 三、信息交流 1、导入 2、听辨游戏 (1)《丰收锣鼓》 (2)《剪羊毛》 (3)《采茶舞曲》 (4)《采茶扑蝶》 (5)《太阳出来喜洋洋》 游戏要求:学生分组为所听音乐排序,并交流排序理由。 四、小结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同时音乐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本课在设计时从综合性音乐教学的观点出发,在一开始的复习歌曲中就体现了对学生以往学习成效的一种综合性展示,要求学生的演唱、演奏、及表演既能较好地表现歌曲和单元主题的内涵,又能较好地展示全班的综合音乐素养。在接下来的欣赏环节,教师让学生通过欣赏———想象———模仿———创编———表现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从“听乐曲”———谈感受”———模仿音乐形象”———哼唱主题旋律”———创编伴奏音型”———打击乐合奏”,运用了多种音乐手段进行教学,目的就是体现音乐课堂教学的综合性。 说明:本环节为复习部分,要求学生的演唱、演奏能精神饱满,充分体现出音乐学习的综合能力,并能反映出歌曲的情绪特点和歌曲中人物的形象特征。 说明: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乐曲的情绪特点为乐曲创编伴奏音型并进行合奏,既是一个在自主学习氛围中的创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目的是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从学生一个声部的伴奏,到四个声部的伴奏,再到师生六声部的伴奏,来表现乐曲的情绪特点以及铁匠们劳动时的热闹场面,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从而体验、表现音乐的内涵。 说明:一节课只复习一首歌曲和欣赏一首乐曲,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课中设计了一个游戏形式的拓展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音乐学习经验,听辨、排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在符合学生实际认知规律的范围内,围绕教学主题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既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PAGE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