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导学案 以下是导学案分享: 质疑穷理,躬身笃行 ———《石钟山记》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 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苏黄米蔡)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2.题目解说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3.背景资料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三、活动过程 学习活动一 :梳理感知,理“道”之径 1.通读全文,明确读音,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 学习活动二 :研读鉴赏,品“道”深意 疑起何处? 两种说法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作者人格精神 水石相搏说 (郦道元) 扣石发声说 (李渤) 思考: 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疑中深意?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学习活动三 :反求诸己,依“道”而行 探究:苏轼的《石钟山记》演绎了可贵的质疑精神,现在,让我们也用质疑的眼光来审视《石钟山记》,大胆质疑。(分组讨论) 质疑点一:苏轼是否得命名原因之实? 质疑点二:李渤真的陋吗? 质疑点三:“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真的如此吗? 质疑点四:“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这个理,是否值得商榷? 五、知识拓展 石钟山命名的由来 (一)历史上,石钟山取义得名有三种说法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