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默写 1直接默写 (1)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理解默写 (1)《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感情的诗句是: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 (2)新考向请将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秋山坐看水穷处 下联: 寒林空见日斜时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诗人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 (4)《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二、阅读 (一)阅读《月夜忆舍弟》,完成问题。 1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B.颔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两句诗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 2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3“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曾被多少人用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问:故乡的月亮真比外面看到的更亮吗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答: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4本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 这两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长沙过贾谊宅》,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不仅契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此时的悲苦命运。 B.颔联的“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还是李唐王朝危险形势的写照。 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刘长卿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D.尾联中的“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他人,更是怜自己。 2选一角度,简要赏析本诗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答: 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刘诗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 3“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对贾谊不幸遭遇的悲叹,对自己被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三)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和“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前途渺茫。 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2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3颈联即景抒情,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请深入而简要地分析一下它好在哪里。 答: 作者以“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即景抒情,回望秦岭,云遮雾锁,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生动形象描绘出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