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世界古代史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时空观念:了解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知道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及希腊城邦的一些基本史实。 01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能准确简述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的两面性作用。 02 家国情怀:了解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学习亚历山大坚毅勇敢及远大抱负。 03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希腊城邦, 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2022年课程标准 视频导入:希腊风光 目录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 历史发展概况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01 地理位置: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时空观念 02 自然环境: ①多山→不便于联系和统一→城邦林立 ②环海多港湾→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平等观念 时空观念 ①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代印度是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②古希腊是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思考:古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有何不同? 二 历史发展概况 古希腊历史发展脉络 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 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 前8世纪—前6世纪 爱琴文明 荷马时代 城邦时代 古典时代 希腊化时代 前5世纪—前4世纪 公元前323年—前30年 二 历史发展概况 01 02 爱琴文明: 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 荷马时代: “黑暗时代” 《荷马史诗》是一部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长篇史诗,分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描绘了公元前1100年左右,多利亚人的入侵导致迈锡尼文明走向衰落,希腊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时期。 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王宫壁画 克里特人制作的双面斧(既是受男子青睐的武器,又是神庙的摆设) 克里特克诺索斯宫遗址 克里特人制造的锋利青铜兵器 史料实证 迈锡尼墓葬中的纯金面具 迈锡尼时期的陶器 迈锡尼时期的金铜丝镶嵌而成的工艺品 迈锡尼城门遗址 史料实证 特洛伊木马计是古希腊传说中著名的策略,它讲述了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使用巨大的木马作为诱饵,巧妙地将希腊士兵隐藏其中,成功潜入特洛伊城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故事。这个计谋不仅展现了希腊联军的智慧和勇气,也充分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 教学视频:特洛伊木马计 03 城邦时代: 出现时间 公元前8世纪 典型 代表 突出特点 城邦居民 斯巴达(尚武) 雅典(崇文) 小国寡民 公民:本邦成年男性 非公民:妇女、儿童、 外邦人、奴隶 材料:城邦对外独立,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互不隶属,它们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晏立农、马淑芹等编著《图说古希腊文明》 希腊城邦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核心,将周边乡村地区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这些城邦具有独特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文化特色,成为古代希腊世界重要的社会基础。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参与统治 占有土地 参军打仗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关系: 公民 非公民 历史解释 相关事实 斯巴达的居民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有公民权的斯巴达人在最强盛时据传有9000户,每户都有一块大小相当的土地,有7户奴隶为他们耕作。因此,斯巴达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投身于军事活动,完全军事化。斯巴达的非公民中有一部分自由人,主要务农,也有人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他们基本没有权利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