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67649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3课《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日期:2024-11-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6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3课,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3课《上好科学课》教学设计(苏教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态度,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 科学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了解科学教室的基本功能和常用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 - 通过实验活动,学生能理解溶解性、长度测量和声音传播等基本概念。 3. 科学思维与方法: -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分析和总结的科学思维方法。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实证意识和创新思维。 4. 科学交流与合作: -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 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 教具与材料:直尺、卷尺、量筒、烧杯、不同种类的物质(如盐、糖、沙子)、水、染色剂、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抹布、音乐播放设备及音频文件等。 - 多媒体课件:PPT展示科学教室布局、实验器具介绍、实验过程及原理等。 - 分组标签和器材分配表,确保每个小组都能获得足够的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科学教室,激发兴趣(约5分钟) 教师活动: - 通过PPT展示科学教室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科学教室与普通教室的不同之处。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即将上课的地方是哪里吗?它与我们的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 - 观看PPT,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如“科学教室有更多的实验器具”、“课桌椅的摆放更便于实验操作”等。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和提问,引发学生对科学教室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二)了解科学教室功能与实验器具(约10分钟) 教师活动: - 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介绍科学教室的基本功能区域(如实验区、观察区、讨论区)和常用实验器具(如放大镜、显微镜、量筒、烧杯等)。 - 讲解这些实验器具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 - 跟随教师参观科学教室,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 - 尝试识别并说出几种常用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科学教室的环境和实验器具,为后续的实验活动做好准备。 (三)活动一:探究物质的溶解性(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 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性质和分类知识,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 展示实验材料(盐、糖、沙子和水),提问:“这些物质在水中会怎样变化呢?” -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将盐、糖、沙子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并记录溶解情况。 学生活动: -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 讨论并分享实验结果,如“盐和糖能溶解在水中,而沙子不能”。 习题设计: 填空题: 1.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物质在_____中的分散能力。 2.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_____和_____能溶解在水中,而_____不能。 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在水中最难溶解?( ) A. 盐 B. 糖 C. 沙子 2. 溶解性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 A. 温度 B. 压力 C. 溶质的粒度 D. 溶剂的种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和习题练习,加深学生对物质溶解性的理解,并培养其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四)活动二:学习长度测量方法(约15分钟) 教师活动: - 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和测量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 展示直尺和卷尺,讲解使用方法,强调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如读数方法、避免误差等)。 -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测量课桌的长、宽、高,并记录数据。 学生活动: - 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宽、高,并记录数据。 - 讨论并分享测量结果,比较不同小组的测量误差。 习题设计: 填空题: 1. 我们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