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0862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表格式)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3232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格式,统编,语文
  • cover
课堂试教教学设计(模版)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 课题 《一滴水经过丽江》 年级班次 授课 时间 课时数 2课时 课 堂 教 学 目 标 1.阅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并根据游记的文体特点,梳理“一滴水”的 游踪。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角,学习以“物”为叙述视角的写作手 法。 3.了解丽江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风情,感受作者对丽江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理解和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角,学习以“物”为叙述视角的写作 手法。 教学 难点 了解丽江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风情,感受作者对丽江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法 设计 讲授、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 教具 ppt、相关音频 教学 过程 及时 间 教学主要内容(包含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处理等) 导语:这一单元我们一起游览了不少的名川大川如:我们看到了气势磅礴的 壶口瀑布;走过了静穆肃杀的各拉丹冬;甚至登上了变幻无穷的勃朗峰。今 天,在座的各位旅行者,我们将迎来旅途的最后一站,大家能告诉我,我们 的目的地在哪吗 明确:丽江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则短片来初步了解丽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播放视频 2min) 追问:通过刚刚的视频,对于丽江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总结同学们的发言,然后概括刚才我们观看的是一个航拍视频,虽然用机 器拍摄,但也是从人类的欣赏角度建构的,但是今天我们将跟随一滴水和丽 江来一场美丽的邂逅,通过水这样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感知丽江别样的风情。 ) 一、基础知识 1.介绍丽江名称的由来 “丽江”作为地名,始于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金沙江。我们都知道长江的 源头是各拉丹冬,而金沙江作为长江的支流,最早因发源于青藏高原犁牛山 下被称为“犁水”后因“犁”与“丽“音相近金沙江又称为“丽水”,因江 得名,自此称为丽江。而丽江古城最早建于宋末元初,由丽江木氏先祖将统 治中心由白沙古镇迁移至现狮子山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为“大叶场”,“大 叶场”便是丽江古城的雏形。 2.字音字形 。chù zhá huá páibuái bēn yàn 矗立 fěi 翡翠 开闸 jìng 苍劲 喧哗 徘徊 shuò 远 眺 硕大 奔流 砚池 shì 擦拭 zhàn 蘸取 xuàn lán 目 眩 神 迷 五彩斑斓 讲解矗立、喧哗、徘徊、奔流、砚池苍劲等意思,注意讲解“劲”这个多因 子。 3.ppt展示如何阅读游记的方法。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游记,那么如何阅读游记,老师在这里也就不多 说了,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把握,大家齐读一遍。 )- 6 O 根据前面介绍的游记的三个要素的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从三要素的角度开始对游记的学习。 所 至 之 处 一 — 把 握 游 踪 , 理 清 文 脉 O 所 见 之 景 — — 欣 赏 景 象 ,探究写法 所 思 之 感 — — 理 解 情 感, 把 握 主 题 ( 二、细读文本,品味韵味 )A 1.寻 · 水之踪 师: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的学习,寻找水的游踪。 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关键字句,思考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追寻这滴水的前世今生,它经历了几次形态变换。 2.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那么这滴水“经过”了哪些地方 请同学们梳理这滴水的行踪。 明确: 问题一:这滴水经过了什么样的形态变换 三种形态———雪、冰、水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水的形态变化。 (与课文最后一段相照应,雪-冰-水这也是一种水的变换方式;雪和冰的停 留让阿水能够在玉龙雪山上看丽江大坝,从而萌发想去丽江坝的愿望) 问题二:梳理水的行踪(抽同学,开火车,一段一段的找) 古 代 玉龙 雪山 现 代 黑龙潭 驿道 玉河 大海 纳西族 草甸 落水洞 村庄 时空顺序 四方街 店铺 纳西人院子 金沙江 果园和田地 问:根据阿水的行踪,可以看到全文的行文顺序是怎样的。 ———时空顺序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时空顺序,按照下面的句式,复述一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