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4084

第三单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 同步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55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答案
    10* 唐雎不辱使命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词语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以大易小(容易)     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以头抢地尔(碰,撞) D.若士必怒(一定)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D.秦王不说。 3.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天子之怒        汝心之固 C.轻寡人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休祲降于天       相与步于中庭 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非若是也。(判断句)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C.受地于先王。(倒装句) D.仓鹰击于殿上。(被动句)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译文: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 (4)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译文: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6.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课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7.唐雎为什么要说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 请简要分析。 答: 8.第三段采用了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段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 常识积累   1.《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2.刘向(前77年~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主题理解 本文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 名师点拨 “安陵君”的应对技巧 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疑难分析 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 分析: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唐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从当时秦在军事上占压倒性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昔者,荆平王有臣伍子奢①。奢得罪于王,且杀之,其二子出走,伍子尚奔吴,伍子胥奔郑。王召奢而问之,曰:“若召子,孰来也 ”子奢对曰:“王问臣,对而畏死,不对不知子之心者。尚为人也,仁且智,来之必入;胥为人也,勇且智,来必不入。胥且奔吴邦,君王必早闭而晏开,胥将使边境有大忧。” 于是王即使使者召子尚于吴,曰:“子父有罪,子入,则免之,不入,则杀之。”子胥闻之,使人告子尚于吴:“吾闻荆平王召子,子必毋入。胥闻之,入者穷,出者报仇。入者皆死,是不智也。死而不报父之仇,是非勇也。”子尚对曰:“入则免父之死,不入则不仁。爱身之死,绝父之望,贤士不为也。意不同,谋不合,子其居,尚请入。” 荆平王复使使者召子胥于郑,曰:“子入,则免父死,不入,则杀之。”子胥介胄彀弓②,出见使者,谢曰:“介胄之士,固不拜矣,请有道于使者:王以奢为无罪,赦而蓄之,其子又何适乎 ”使者还报荆平王,王知子胥不入也,杀子奢而并杀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