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4200

第六单元 24 愚公移山 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624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单元,愚公移山,课时,练习,答案
    24 愚公移山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 基础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C ) A.万仞(rèn)   冀州(jì)   豫南(yù)   山北之塞(sè) B.魁父(kuí)  垣曲(yuán)  叩石(kòu)  孀妻弱子(shuānɡ) C.穷匮(kuì)  始龀(chǐ)  箕畚(běn)  一厝朔东(cuò) D.陇断(lǒnɡ)  智叟(sǒu)  荷担(hè)  出入之迂(y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C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无陇断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告之于帝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而山不加增  博闻而强识 C.以残年余力  以顺为正者 D.虽我之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B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也 5.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D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答: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答: 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召集全家来商量。  (3)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答: 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答: 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答: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   7.默写。 (1)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 。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指通豫南 , 达于汉阴 。 (3)愚公移山的方法是: 叩石垦壤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4)愚公移山艰难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 , 始一反焉 。 (5)愚公移山的信心(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6)愚公移山的结果是: 自此 , 冀之南 , 汉之阴 , 无陇断焉 。 常识积累   1.列子,名御寇,又名寇,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战国前期思想家,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2.《列子》是中国道家经典之一,旧题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主题理解   本文通过愚公带领家人和邻人之遗男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移走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坚定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名师点拨 对比衬托让人物“立起来”   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具有强烈的对比色彩。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无尽有坚定的信念。 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8.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B ) A. 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9.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从中可以看出智叟和愚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答: 语言(对话)描写。智叟:目光短浅,说话刻薄。愚公:大智大勇,有远大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