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5302

6 《芣苢》《 插秧歌》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591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答案,练习
  • cover
6 芣苢 插秧歌 必备知识基础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些走街串巷的剪纸艺人,还有些劳动妇女,只用几片常见的彩纸、一把普通的剪刀,顷刻就能①      地剪出各种花样。这种精湛的剪纸艺术,不需用炭笔勾稿,也不需有粉本,全凭②      便可完成一件件艺术品,令人拍案叫绝。剪纸艺术吸引、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春节时,红艳艳的窗花吐送春光,花花绿绿的门笺迎风飘扬;元宵节上,品种繁多的灯花锦绣生辉,新房上的顶棚花金碧相映。它们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祝寿和婚庆等特殊场合所张贴的剪纸,多传达安康吉祥、万事如意的寓意。如以松鹤比长寿,牡丹蝙蝠比富贵,梅兰竹菊比君子,葫芦石榴比多子多福等。这种托物寄意的手法,能够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 人们③      的民间传说、戏曲神话等,如“包青天断案”“穆桂英挂帅”,也常通过窗花、灯花等形式被表现出来。这些艺术作品体现了人们对是非曲直的评判,对道德伦理的表达,往往让人驻足沉思。 1.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概括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中国古代对于一日时间的分段,只能从有最早文字记载的商代谈起。从卜辞可知,日间的主要段落为:旦、大采、大食、日中(中日)、昃、小食、小采(或“暮”或“昏”)。划分时间段落都是以①                    为定点。其习惯一直保持到汉代或更晚。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来的时候为“旦”。甲骨文“旦”字作太阳升到某种东西之上的样子。与金文字形相比较,它或许表示刚升自海上之景,或像太阳映照于海面之景。(     )。次一阶段是“大采”。甲骨文的“采”字作以手摘取树上的果叶之状。“采”假借为光彩,“大采”就是太阳大放光彩的时候,是太阳已升到高空,视线清楚的时候了。不久就要吃一顿丰盛的早饭,以补充一清早在田地劳动所消耗的体力,故这个时候叫作“大食”。②                    ,是太阳高悬天顶的中午时段。这个时间过了便是“昃”。甲骨文的“昃”字作太阳把人照得有斜长阴影之状。它是太阳开始西下的时候。过后是“小食”,这时会吃较简单的下午饭。吃完饭,整理一些用具,太阳也已西下,光彩大减,只剩微光浮于天际,故叫“小采”或称“莫”。甲骨文“莫”字作日已没入林中之意,光线透出林隙已甚微弱。“莫”后来被借用为否定词,③                    ,“暮”这段时间也叫作“昏”。甲骨文的“昏”字大概表示太阳已降到人身高以下的高度之状。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商朝人发源于东方,对于海上早晨的景色还不至于陌生 B.海上早晨的景色,对于发源于东方的商朝,还不至于陌生 C.商朝人发源于东方,海上早晨的景色对于他还不至于陌生 D.商朝对于海上早晨的景色不至于陌生,因为它发源于东方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三首诗歌,完成6~11题。 陶征君潜田居 江 淹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 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注]。 注三益:谓直、谅、多闻。此处指志趣相投的友人。 6.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说自己在东皋种苗,禾苗长势喜人。 B.“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一个“聊”字也透露出诗人的百无聊赖。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