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75584

不幸与有幸·愧怍与光辉 ——初中语文11《老王》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2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不幸,有幸,愧怍,光辉,初中,语文
  • cover
不幸与有幸·愧怍与光辉 ———《老王》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1.通过细读文本,体会作者与老王的“不幸”与“幸”的人生样态。 2.通过抓关键词句,探寻老王“三送”与杨绛“三给”之至善。 3.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愧怍”的深刻原因,感悟作者“愧怍”中蕴藏的高尚人格。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聚焦“三送”,渐进理解老王之“至善”。 难点:探究作者对老王心———愧怍”的深刻原因,感悟作者“愧怍”中蕴藏的高尚人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 学情分析 # 1.学生已经学过《阿长与山海经》,对此类文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归纳概括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能够从事中解读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与梳理。 2.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年龄特点,学生可以读到人物的“苦”,但是难以看见“苦”人心底的善,难以看见“善”中迸射的光辉,也不甚理解作者的“愧怍”,以及“愧怍”中的光芒。 #教学方法 # 熟读精思·师生合作探究 #单元要求 #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有关“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虽然平凡却有着引人向善,务实,求美的品质。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注重熟读精思,注意从文章标题,详略安排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文本特征 # 此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重点不在人,在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杨绛,一位被称为“先生”的卓越女性,老王,一位有姓无名的穷苦老人,相遇了。多年后,杨绛写下了这篇文字,字句中,一个词特别醒目,“一再追忆”,老王是何人呢,为何会让杨绛先生一再追忆,让我们走近老王,通过其人其事,去遇见那些暖心的苦涩,流泪的幸与不幸。 二、初读“老王”,见老王之身世 请同学们结合文本,与老王在他的那个特殊年代的身世与处境,完成老王的身世档案。 预设: A.个人身体残缺:无健康身体,田螺眼,好眼也有病 B.家庭无亲可依:无亲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C.社会排斥边缘:无组织,单干户 【过渡:人的存在是在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物的命运。无论是老王的生存状况,还是他的社会环境,我们发现他都成了一个被边缘的“苦”人。】 3.在老王身处人生中的不幸时,他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别人给他的帮助与关心,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鱼肝油(身心上被人关爱) (2)有活干(经济上受人帮助) 【过渡:滴水之恩,甘当泉眼相报,于是有了他们交往的几件事(老王的三送)】 三、精读“三送”,析老王之“不幸”与“有幸” 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杨绛与老王之间的三件事。 预设:1.老王送冰;2.老王送默存看医生;3.老王送香油鸡蛋 2.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各选一件事,扣住文句中的细节,从其行,其言,其色,其情等四个角度,①品析老王的人性光辉;②说其幸与不幸。 烦老王送他上医院(和学生想像路上的情景) 1.学生和教师一起想象,送默存的画面,在画面中,感受挺立的光辉的老王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扣住两句话,扣住老王的情态,看他的内心的至善。 3.他们是幸运的,生命中都有一束纯善的光。 打门,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1.教师引导学生,扣住“打门”,听其声,看其形,思其情。老王之不幸,直击心灵。 2.“我不是要钱”,那我要什么?,他是在用自己的所有来表达他对杨绛一家的感激。他更是用自己的方式,再和这个世界里仅有的牵挂告别。 3.“我知道,我知道”我真的知道吗? 4.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5.老王更加不幸,而我…… 四、品读“愧怍”,思杨绛之“不幸”与“有幸” 1.在“三送”的这个过程中,杨绛是如何回应的呢?学生活动:让同学们再次阅读“三送”,审视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