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7401

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20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9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cover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结构。 2.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总分的结构进行说明的方法。 3. 品味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4. 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学生对我国园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理解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美之情。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众多的园林建筑。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一起 走进《苏州园林》,领略它的风采。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 -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苏州人。 他的作品风格朴实自然,语言简洁明了。本文是他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音 轩榭 (xuān xiè) 重峦叠嶂 (luán zhàng) 丘壑 (hè) 嶙峋(lín xún) 镂空 (lòu) 蔷薇 (qiáng wēi) 池沼 (zhǎo) 相间 (jiàn) 着眼 (zhuó) 3. 思考: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四、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总写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3 - 9段):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第三部分(10段):尾声,回味无穷。 五、研读课文,探究特点 1.苏州园林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效果,具体设计了哪些方面 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 次。 2.作者是如何说明苏州园林的这些特点的 明确:作者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例如,在说明亭台轩榭的布 局时,作者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传统建筑进行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了苏州园林的魅力。下 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文章的结构,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品味本文的语言, 感受苏州园林的独特韵味。 二、品味语言 1. 本文的语言准确而生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例如:“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明确:“据说”一 词表明苏州园林的数量是不确定的,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文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 其作用。 例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 季不感到寂寞。” 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俯仰生姿”“不感到寂寞”将树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苏州园林中树木的姿态美和生机盎然。 三 、分析说明方法 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并说明其作用。 例如:“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 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明确: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传统建筑进行对比,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 对称的特点。 2.除了作比较,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请举例说明。 明确: 举例子:“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