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78487

《13.唐诗五首-黄鹤楼》 课件(共13张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52352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13张,PPT,初中,语文
  • cover
(课件网) 黄鹤楼 崔颢 崔颢( —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其《黄鹤楼》诗,相传为李白所倾服。有《崔颢诗集》。 作者简介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太平寰宇记》:“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此楼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的。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主楼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附属建筑有仙枣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 黄鹤楼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整体感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仙人已乘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黄鹤楼。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去:离开。 空:只。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此飘浮。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文解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清晰可见,芳草碧绿长满了鹦鹉洲。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 乡关:故乡。 烟波:烟霭笼罩江面。 课文解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联巧用典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试着体会首联的用典和效果。 “空余”含仙人乘鹤而去之意,使人想象传说中的仙人在此登楼驾鹤而去的情景,令人遐想不已,心生天地悠悠,岁月不在之感。 费祎登仙,于此处骑鹤飞去。 课文解析 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易逝的感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课文解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两句写景清晰明朗,给人一种豁然开朗、清新明快的感觉。眼望着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写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的景色,请赏析。 课文解析 尾联将思乡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尾联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能概括诗人情感。 课文解析 主旨归纳 诗歌描写了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从仙人乘黄鹤来此游憩的美丽神话点出黄鹤楼,接着由仙人已离去,永远不再回来,只留下黄鹤楼及晴川、芳草、汉阳树、鹦鹉洲,与白云共悠悠千载,表达了漂泊异地的伤感和思念故乡的情怀。 黄鹤楼 愁而不怨 意境高远 尾联 颈联 颔联 首联 用典 感慨岁月 景色描写 抒发情感 板书设计 同学们下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