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8237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812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
    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共1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墨,中国山水画用墨由淡而深、逐渐渍染的一种技法。北宋郭熙云: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元黄公望云: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生出许多滋润处。 ———汉荣书局《艺术大辞典》 这是论山水画,真可谓“墨分五色”,古人之精义如此。但那道理也不限画山水。我闻画家说人物衣饰的着色,也是此理:比如说女红裳蓝带,都不是简简单单涂上一层颜色的事,而是先用何色作底,后用何色递加,如此几道工序,而后那色彩厚润,迥与单薄之气味不同。我想,脂砚斋在评论笔法时,就提到过“此画家三染法也”,应该就是同一意义了。 这种笔法,“框架”本来实在是个“写意”的轮廓,只因他随着文情的进展,不断地一层又一层地“积墨”与“三染”,于是我们感受到的印象,已不再是“粗线条”了,倒像他用笔十分之工细了。奥妙端的就在这里。 事实上,雪芹写人物,是这个人初上场,只给你一个“写意”的“框架”,后来此人每出场一次,便往他身上加“墨”加“染”一次———如此者积至很多“加”,于是那人可就不再是个“扁”的“呆”的了,变成了“凸”的和“活”的了。 (取材于周汝昌《红楼艺术的魅力》) 材料二 曹雪芹写人,如何“积墨”呢?不谈宝、黛、钗,也不说王熙凤或史湘云,我们来回顾一下宝玉身边的麝月,作品中的小人物也是在“积墨”中“活”起来。 麝月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卧室午睡,“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嬛为伴”,这只说明麝月是宝玉身边的四大丫嬛之一,排行老四。到了第二十回,有一段宝玉给麝月篦头生动而详细的描写,麝月的性格表现为两点:一是她理性自持,很懂事,宝玉感觉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二是她也颇具少女的温柔风情,让宝玉给自己篦头,还有和晴雯似乎“争宠”式的言行戏谑。这一段对麝月的描写同样也写了宝玉、袭人和晴雯的性格侧面,真可谓一笔而“四染”,每一“染”都恰到好处。 同时,我也讲过,宝玉给麝月对着镜子篦头这个情节,还通过“麝月”和“镜子”的典故联系,暗示了麝月其人具有象征层面的意义。这样看,对麝月的这一“染”就不仅仅是“素描”,而还是暗中着色了。这一暗隐的意义又在第五十六回宝玉梦见甄宝玉,麝月谈论镜子的情节中再描一笔。 第五十八和第五十九回,在老婆子和小丫头的冲突中,都写了麝月的话语和表现,如她出面教训老婆子不懂规矩,给春燕使眼色让她奔宝玉寻求保护,这些情节把麝月的口才、心机又分别“染”了两次,而且再次和袭人、晴雯构成不同的对照。 抄检大观园事件中,王夫人对凤姐说:“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这是通过王夫人的印象对麝月的一次“染”———她和袭人都老实本分。 当然,曹雪芹的艺术手段巧妙多方,不拘一格,如第六十三回写麝月抽花名签隐喻她的结局,甚至麝月不出场,也通过诗句等暗“染”她一笔,如“窗明麝月开宫镜”等。 通过这一笔笔的“积墨”,麝月这个小丫嬛就“立”了起来,她多层次的性格、心理、行为等得到了鲜活的呈现。 (取材于梁归智《曹雪芹“写人”的二纲八目》)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积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积墨,是中国山水画创作中一种技法,是用墨渍染的技法。 B. 郭熙所言是指出用淡墨积,多次积加,墨色成深,滋润而不枯。 C. 黄公望所云是先用淡墨积,再用深墨积,区分层次,画作滋润。 D. 周汝昌所闻是积墨之理不限画山水,着色用“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