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95995

7.2*《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53547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梁思成 千篇一律 千变万化 与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2、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3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它的设计组组长是梁思成。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这熠熠闪光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             这庄严巍峨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它的设计者是梁思成夫妇等八位设计师; 2、听读课文 3、夯实基础,掌握基本字词 鳟鱼   厢庑   荒谬   梁枋 嬉戏   瓦垄 琢磨 给予 颐和园  檐廊 一幢房子 寥寥几笔 左睇右盼  谐趣园 枯燥  水波涓涓 (zūn) (wǔ ) (miù ) (fāng) (xī) (1ǒng) (zuó mo) (j yǔ) (yí) (yán) (láng) (zhuàng) (liáo) (dì) (xié) (juān) (zào) 千篇一律: 杂乱无章: 层出不穷: 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4、解题: 千篇一律: 千变万化: 本义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文中指艺术创作中的重复。 意思是变化极多,文中指艺术创作中的变化。 通  感: 课文副标题中的“通感”。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修辞手法,而是指事物之间所具有的共性或共同点。 “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 ,是指在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创作中都体现出来的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个共性特点。 5、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 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 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 哈佛大学研究院世界建筑史。1928年 回国工作,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他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至逝世。 梁思成长期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第一次对中国古代建筑特征及发展历程作出系统的论述。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著作有四卷本《梁思成文集》 1、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大意。 二、文本研读 (一)、指出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创作上的重复与变化尤为重要。(1) (二)、举例论述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2-7) (三)、举例介绍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的特点,指出当前城市建筑中存在的问题。(8-16)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中心: 本文通过解说音乐、绘画、建筑中的典型实例,说明了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应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这一艺术创作中具有共通性的重要规律,强调了这个规律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人员的重视。 2、分析第一部分 第1段是理解全文的“纲”,包括以下几个意思: (1)艺术创作既要有重复,又要有变化。 (2)作品的“持续性”包括三种: 之所以是时间、空间综合的持续,是因为作品在时间转移的持续中出现了观赏者的参与,便同时产生了空间的持续。 (3)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重复和变化特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