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97403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部编版

日期:2024-09-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19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024-2025,七年级,上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相关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 2.能用合适的语气和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4.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的无私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 1.能用合适的语气和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内心情感。(难点) 3.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的无私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有位诗人说:“ 每当写到母亲, 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多么深沉的一份爱啊!同学们,在你们心中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是啊!母亲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成长,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也是写母亲的。相信通过预习,大家对史铁生有一定的了解,谁来介绍一下。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写作背景】 史铁生1969年去延安插队务农,1972年患病回北京住院,双腿瘫痪二十一岁时,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的母亲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因肝病去世,当时年仅四十九岁。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 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地痛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动人的诗篇,秋天的怀念念便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时候注意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检查字词。 【汉字注音】: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整宿(xiǔ)、憔悴(qiáo cuì)、仿膳(shàn)、豌豆(wān)、诀别(jué)、烂漫(màn)、絮絮叨叨(xù dāo)、翻来覆去(fù)。 【多音字 】 【形近字】 【词语积累】 请学生读词语,教师纠正读音。 读完后思考: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2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哥送了伟大无私的母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课文写了四件事: 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③母亲央求 “我” 去看花。 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6.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文章的脉络。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明确文章的脉络 第一部分(1 - 2自然段):母亲在“我”双腿瘫痪后,尽力劝慰“我”,“我”却沉浸在痛苦中,忽视了母亲的病情。 第二部分(3 - 6自然段):母亲在病重时,仍牵挂着“我”,想带“我”去看菊花,“我”答应了母亲,但母亲却离开了人世。 第三部分(7自然段):秋天,“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明白了母亲的话,懂得了“好好儿活”的含义。 7.读课文思考:我从一个全能男神,变成一个“废人”,被困在轮椅上,我心里在想什么? @1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愤怒、不甘、抑郁、苦闷,还有那样一种对待美好事物的攻击和毁灭,是一种恨!凭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心中都是愤恨!实则是自己极端的自我攻击和毁灭。 8.用合适的语气和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段 @1.带着深沉忧伤的基调和语气的变化,再读第一段。 @2.分角色朗读。 @3.朗读指导:如何用不同的语气区分母亲和“我”的话? 读“我”要读出烦躁、绝望。 读母亲“咱娘俩……”要读出心疼和无助。 9.双腿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