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03408

15.《我与地坛》任务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日期:2024-10-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355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与地坛,任务,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明景悟情,生命突围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地坛景物的特点,品读饱含哲理的语句,感悟地坛带给“我 ”的生命启示 2.知人论世,深刻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体会作者对于母亲去世的痛悔之情。 3.理解作者在文中对于生死抉择的冷静思考,感受作者表现在字里行间的深沉而凝重的真挚 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理解地坛和母亲给“我 ”的生存启迪。 2.理解并体味作者关于生死抉择的思考,对于人的生命及其所受苦难的感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 跟着书本去旅行》节 目组筹备《 我与地坛》时 ,发现这篇散文与《 故都 的秋》 和《荷塘月色》风格迥异,希望同学们能够细读文本, 帮助节目组完成节目拍摄。 二、学习任务 课前预习任务 (一)作者简介 史铁生———轮椅上的文坛硬汉 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 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 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 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因突发 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捐给需要的患者。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 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是一位对生 命特别有感悟的作家,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 描摹。《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二)写作背景 史铁生 1972 年因病致瘫而回京后,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 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 ”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 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十五年间。 (三)梳理全文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两部分内容,请你为文章节选内容拟定小标题。 明确:第一部分:深爱地坛,感悟生命。 第二部分:深爱母亲,感受亲情。 课中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品地坛景物 《跟着书本去旅行》节目组前期着重于地坛景物拍摄,请同学们找出关于地坛景 物描写的语句,概括地坛的特点,思考它给了作者带来的生命启示,给摄制组提出拍摄建 议(从色调的角度提建议)。小组讨论完成以下的表格。 段落 景物 特点 启示 建议 第三 段 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 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 雕栏玉砌、古柏、夕阳 古老破败 沉寂冷落 生命本真是自然而然地 活 用浅淡、朴素 的冷色调拍摄 第五 段 蜂儿、蚂蚁、瓢虫、蝉 蜕、露水,草木竞相生长 的响动 生机勃勃 微弱如斯的小生命,都 活得自在、精彩、有劲 头 用较为鲜艳的 色调拍摄 第七 落日余晖,雨燕高歌、苍 充满激情 身处逆境,也要达观勇 用冷暖结合的 段 黑的古柏、孩子的脚印、 青草泥土的气味、秋风里 的落叶 镇静坦然 敢、充满活力、坦然 色调拍摄 小结:三次景物描写从全然的绝望,到发现绝望中蕴藏的生机,再到了悟或残缺或圆 满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展现对生命逐步深入的思考。 说明:本任务旨在引导学生进作者为“主观情感 ”而创设的心灵世界,从景物变化感受 作者由绝望而至豁达的心路历程。 学习任务二:悟母亲之情 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得到滋养的一个重要驿站,在他精神跋涉的艰难历程上,还有一个人 给了他许多关爱、许多扶助、许多鼓励,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 因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