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09436

14.1《故都的秋》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63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1,故都的秋,课堂,实录,统编,高中
  • cover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教学实录 一、初读感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我想,作为一篇美文呢,不厌百回读,所以,我们还是在课堂上作第一次感受性的朗读,我先来。(放音乐,范读) 师:接下来我邀请一位男生来选读你最有感触的一段(学生配乐读)。 师:接下来,我也想邀请一位女生来读,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段落。(配乐朗读) 师:前排的一位男孩子禁不住想鼓掌,然而他在那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又不敢把他的掌击响,表达得很含蓄。那么,我们全体同学是不是也来诵读一段,当然也配上音乐,那么我就来选75页第二段。(全体学生配乐读) 师:注意字的读音,“廿四桥的明月”中的“廿”、“混混沌沌地过去”中的“混混沌沌”、“不能自已的深情”中的“已”,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郁达夫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 生2:我觉得他是一个感情比较丰富又很怀旧的人。 生3:有浪漫的艺术色彩。 生4:比较有思想,比较有自己的品味和个性。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也说得很好,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郁达夫先生,你觉得他是个这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的文字很优美。 师:你能选一个句子来佐证自己的看法吗? 生:第三段第二个句子。 师:你把觉得优美的句子用优美的调演绎一下。 生:(朗读) 师:你又是从哪里看出? 生:我觉得他很细腻,是从他写北国的槐树,说“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一点声音也没有……”写得很细腻。 师:我觉得写得很细腻是不够的,要有一颗细腻之心的人才能品味到细腻,所以,我觉得你也很细腻。 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生:清静悲凉而浓郁。 二、品读识人 师: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 生:…… 师:如果你觉得从文中找话语来谈有些难,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谈感受。 生:…… 师:再思考一下,我们请后面这位男生来说一下。 生:因为二者不同。 师:怎么不同? 生:有很多不同。就拿秋雨来说,北方秋雨比南方下得迟、下得有味,下得更响亮。 师:就是一切尽在不同中。那我能补充一个理由么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实际上,文章和人是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的。因为,很多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从作者生命的根里边流出来的作品,而不是嚷出来、喊出来的作品。那我在想,这篇文章我们能不能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我们来看一下,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可以吗? 生:可以。 (一)明要求 师:既然可以,我就说一说探究的要求了。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揣摩语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无关的猜测。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探究的顺利推展要靠同学们集体的力量。我刚才跟同学做了交流,同学说,今天这个位子、这样坐跟课堂坐法不一样,这是老板决定的。那我说,如果我课堂里有些事情协调应该找谁呢?他说,你别找我,你找我们班老大。那么说,那么多同学哪一个是老大,他说,你一眼瞟过去,那个身材最魁梧的就是老大,我顺着他这么有典型特征的介绍,一眼就把后面的这个男生看到了。那么,老大,我跟你商量一件事,你把话筒拿起来,好吗?我们对话一下,别紧张。咱们能不能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自愿结合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学习伙伴,形成一个探究的小组,就这个话题进行探究你觉得可行吗? 生: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吧,按每个人自己的意愿,联系自己的想法,相互配合起来,这样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