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14885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843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
  • cover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课题 古代诗歌四首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历史知识:学习古代诗歌,学生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文 化环境和社会风貌。如《次北固山下》反映了唐朝时期的交通、地理和人们 的生活状态。 文化传承: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传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学生能够多深刻感知诗歌中的意境美。如 曹操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描绘出壮阔的海景,让学生 体会到大海的雄浑与壮美。古代诗歌语言精炼,富有韵味。如李白的《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通过简 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思维能力:想象与联想: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如《天净沙 ·秋思》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通过想象与联想,学生能够构建出诗歌 中的画面,培养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 学会分析、评价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升 语言表达能力。 创作实践: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尝试进行诗歌创作,将所学知识 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诗歌作品。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 2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3,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欣赏古诗。 教学方法 教授、自主合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 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了最高成就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 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 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看课件 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观沧海》 导入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奸 雄”形象,历史上的他真的是这样的吗 阅 读曹操的另一首代表诗作《蒿里行》结合课 文所学内容,说说你看到的曹操是怎样的。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念之断人肠。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读古诗,品 意境 讨论 自主合作探 究 整体感知 培养学生的素 养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 安徽毫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 (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 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 《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 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 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 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八月,曹 操大破盘踞在北方边塞地区的乌桓族及袁绍 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九月,他在 归途中经过碣石山,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文学常识 乐府诗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 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 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 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 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 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的民间流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