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科学 1.1 化学方程式(解析版)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共5小题) 1.(2024春 富阳区期中)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有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物的一部分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没有气体逸出,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3秋 江北区期中)某同学用图甲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将图甲中的两种溶液混合,观察到 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的现象,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仅利用图甲的器材,可继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 B 。 A.冰熔化成水 B.铜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C.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混合 【答案】(1)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2)B。 【解答】解:(1)将图甲中的两种溶液混合,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的现象,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且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冰熔化成水是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B、铜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钙固体和稀盐酸混合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天平不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 (1)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2)B。 3.(2024春 义乌市期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凝聚了不少科学家的心血。 材料一: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某金属放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煅烧,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煅烧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材料二:171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在密封容器中氧化汞分解前的质量和分解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间的关系,证实了质量守恒定律。(2HgO2Hg+O2↑) (1)【解释】波义耳实验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打开容器后容器外的空气进入 。 (2)【证据】兴趣小组决定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拉瓦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束后小明记录了以下几组数据:(已知:该反应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ρ克/毫升) A.反应前称取的氧化汞质量a克 B.反应前装有氧化汞试管的总质量b克 C.反应结束冷却后试管的总质量c克 D.反应后量筒内气体体积为d毫升 E.反应前量筒和水的总质量e克 F.反应结束后量筒和水的总质量f克 ①实验中量筒内液面有油层,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氧气溶于水 。 ②实验操作均正确,在误差范围内,如果出现等量关系 b克﹣c克=ρ克/毫升×d毫升 (用上述字母表示),则能证实质量守恒定律。 (3)若小科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编号)。 A.试管中氧化汞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且均匀冒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 C.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可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1)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打开容器后容器外的空气进入。 (2)①防止氧气溶于水。 ②b克﹣c克=ρ克/毫升×d毫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