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24640

华师大版九上科学 1.3 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4594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华师大,科学,分解,反应,制取,氧气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科学 1.3 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解析版)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共13小题) 1.(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分析是(  ) A.反应到t1时生成了(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KCl、KClO3和MnO2 C.在反应过程中,KCl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 D.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 【答案】B 【解答】解:A、t1时,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此时氯酸钾还没有分解,还没有生成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P点处氯酸钾还没有完全分解,固体成分是KCl、KClO3和Mn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在反应过程中,KCl的质量分数从0开始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加热到一定温度氯酸钾才能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则在0~t2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先不变,后不断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2023秋 奉化区校级期中)给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10.2g固体物质,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10.2g B.2.75g C.4.8g D.10g 【答案】B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15g﹣10.2g=4.8g 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x=12.25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15g﹣12.25g=2.75g 故选:B。 3.(2023春 鹿城区校级期中)小明利用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剩余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液体是水,此时剩余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观察图像C符合变化过程。 故选:C。 4.(2023春 江干区校级期中)小正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了。下列对该实验的反应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高锰酸钾起催化作用 B.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了 C.生成氧气的速度加快了 D.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多5种,最少3种 【答案】A 【解答】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该选项不正确。 B、由于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解都产生氧气,因此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该选项正确。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产生氧气速率加快,该选项正确。 D、试管中的固体种类最多5种(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锰酸钾、氯化钾),最少3种(锰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该选项正确。 故选:A。 5.(2023春 海曙区校级期中)小科的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了一台“便携式制氧器”,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小科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出的氧气可作为火箭的燃料 B.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大小,可以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原理,使氧气湿润 D.输出的氧气只有点燃时才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C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因此不可以作为燃料,故A说法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故B说法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原理,来保持氧气湿润,故C说法正确; D、通常情况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