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25194

第一单元 理论的价值单元检测卷(A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46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统编,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第一单元 理论的价值—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A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兴起于北欧的简约主义理念,其本质是一种思想方法,即寻找事物的本质,就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而言则是寻找和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这种设计理念与中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提倡的反对过多雕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不谋而合。 中国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以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中的“绘事后素”,意为绘画先以素粉底为质,后施五彩,再以素色粉底修正和定稿。《考工记》记载:“凡画绘之事,后素功。”可知“素”(着以素色,古代所谓“素色”就是纯净单一的颜色,“白则正白,黑则正黑”)是“功”(完成作品)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着素之后,全部工艺也便完成。《诗经》中还提到“素以为绚”,就是以“素”为“绚”,它包含着用“素”代替“绚”、“素”胜于“绚”的思想。即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而不重浮艳,重本质而不重形式,重功能而不重装饰。 中国艺术以“天真、自然”为美,主要是受道家“贵真”思想的影响。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未经雕饰的朴素的语言才具有真美,才真实可信。因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成了中国艺术的最理想的目标。 同时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天”即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从而“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通互融的。在中国的设计观中,好的设计应像自然一样生息自由、灵动变化而又朴素无华。设计和设计实践都应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是最和谐、最完善、最美的,人们只能去顺应它,“效法”它(“道法自然”)。“大巧若拙”就是“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道家贵真也贵淡。庄子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平淡是美中之美,是大美。以绘画为例,水墨画以墨为彩,是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光与色的韵律和画者的思想情感,以平淡、朴素、幽远而含蓄的方式表现一种高雅脱俗的情调。作画要求笔简意赅,要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庄子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这里的“纯素”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有至味。 “疏简”也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审美意境。“尚简”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这与简约主义的先驱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提出“法天贵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崇尚和效法。道家思想跟简约主义在重视环境、尊重自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重材质自然之美等方面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摘编自《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材料二: 在“双奥之城”北京,精彩纷呈的冬奥盛会正如火如荼进行。“简约、安全、精彩”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用“简约”理念造就“精彩”———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大到直接服务于竞赛的压雪机、浇冰车、雪地摩托、全地形车、高山滑雪的防护网等体育器材,小到餐饮、交通、火炬接力、医疗防疫等赛事运行和保障所需的物资,北京冬奥组委均坚持“能借不租,能租不买,能合并采购就合并采购”的原则,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开幕式历来是奥运会重头戏之一。不同于此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时间相对缩短,把艺术表演自然融入流程和仪式中。相比2008年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