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讲 第十一章 机械功和机械能 章末总结 目标导航 课程要求 课标解读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 2.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 3. 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4. 率的含义;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公式; 5. 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初步概念,知道什 3.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 么是弹性势能; 6. 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知道动能,势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7. 化。能解释一些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简单 现象。 知识精讲 结 知识点 01 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体因惯性而运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 (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 叫“垂直无功”。 3.功的计算: (1)公式:一般式 W=Fs ;常用式 W=Gh(克服重力做功)或 W=f 阻 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2)单位:焦耳(J) 【即学即练 1】聪明的毛驴也懂物理哦,如图所示一头毛驴驮着笨重的货物上台阶时,会沿着 S 形路线上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增加做功的 _____,从而达到省 _____的目的。 【答案】距离 力 【解析】[1][2]毛驴驮着笨重的货物上台阶时,沿着 S 形路线上去,由公式 W=Fs 可知,在做功相同的情况 下,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增加做功的距离,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即相当于增长了斜面的长度,由功的原 理知,斜面越长越省力。 知识点 02 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定义:把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功率。 3.计算式: W , P 表示功率,W 表示功,t 表示时间,使用公式计算功率时,必须注意 W 和 t 的P t 对应关系。W 为在 t 时间内所做的功,而 t 为做 W 这么多的功所用的时间。 4.推导式:P=Fv,式中 F 为做功的力而 v 为速度。 5.单位:瓦(W) 【即学即练 2】小明沿水平方向用 10N 的力推着重为 20N 小车,30s 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5m;此过 程中小明对小车做的功为 _____J,功率为 _____W,小车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_____W。 【答案】150 5 0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推力 F=10N,在力的方向上,物体水平匀速前进的距离 s=15m;故推力所做 的功 W=Fs=10N×15m=150J [2]推力做功的功率 P W 150J 5W t 30s 知识点 03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 1.总功:使用机械时,拉力(或动力)所做的的功;例如:用桶从井中打水,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拉力做的 功是总功。 2.额外功:对我们是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桶、滑轮等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3.有用功:从总功中减去额外功,才是对我们有用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沙子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4.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做机械效率,符号为 η。 W (1)公式为 有 ,式中 η 表示机械效率,它是一个百分数。η 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W总 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η 的值总小于 100%,由于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所以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即有用功总是 小于总功。 【即学即练 3】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 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 示: 实 验 斜面的倾 物体重 物体上升 沿斜面拉 物体移动 有用功 总功 W 总 机械效 次 斜程度 G/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