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略读方法入手:文已传,道亦传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创意】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其单元主题是“修身正己”,重点是学习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写作专题是“怎样选材”。本文从待人厚、律己严两个方面组材,表现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本文的标题提供了人物、事件、评价几方面的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基于以上几点,本课教学以课文标题为切入点,全课主要教学环节为三个板块:从了解二三事,到感知叶圣陶其人,再到感受作者的敬仰之情。既落实本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略读”,又在归纳事件、认识人物中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生在学习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从关注中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们说话的时候为了强调某个内容,往往会重读某个词语。你来读课文标题,会重读哪个词? 生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师:你关注了事情。 生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师:你关注的是“先生”这个称呼。 生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师:你关注的是人物。这节课,我们就从标题入手来认识叶圣陶这个人,了解他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几件事,并感受作者的情怀。说说你们了解的叶圣陶。 生3: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师:你关注到书本注解中对人物的介绍。 生4:我们学过他的《爬山虎的脚》。 师:这是小学教材中的。叶圣陶何许人也?老师来隆重介绍,请看屏幕。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从此,“语文”成为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师:“语文”的命名人就是叶圣陶;他提出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叶圣陶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评点】读标题,是略读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处理不同的重读,使其猜读人物性格品质,初步把握文章主旨。如此,语用活动是探讨文章标题,讨论过程则传递了读书方法,具有浅入深教的特点。 二、知晓“二三事” 师:作者眼中的叶圣陶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将从张中行老先生的介绍中,知晓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 (屏幕显示) 二三事 用笔勾画,想想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 (学生动笔勾画、交流) 生5:第三段写了叶圣陶执笔描标点。师:叶圣陶修改文章。 生6:第四段写来客人时,他总是将客人恭送到大门外。 师:叶老恭送客人。 生7:第五段写了他给朋友回信。 师:真诚复信。 生8:第六段开头写了叶圣陶主张写话。师:这写了叶圣陶工作方面的事情。 生9:第八段写了叶圣陶对语文的态度。 师:对语文力求完美。 生10;还写了叶圣陶写文章重视简洁。 (屏幕显示)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主张写话 重视简洁 力求完美 师:你们用了什么方法从文中快速地找出了这些事? 生9:抓住了关键句子。例如第八段写道:“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师:你抓的是段首句,是段落的中心句。 生8:第六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既是一个段首句,也是一个过渡句。 师:这个句子告诉我们,前面写的是“为人宽”,后面要写“律己严”了。 生5:第三段文字比较多,只要抓住“描标点”这几个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