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西南情韵》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乐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教学目标 1.能够对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认识西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及其特有的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歌唱美丽的家乡》、《布谷催春》,感受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的艺术魅力,了解两种艺术体裁旋律、结构、演唱形式等主要音乐特点,知道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感受音乐传递的美,增进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的学习。 3.通过聆听、模唱、律动、对比等活动,感受苗族飞歌中的音乐记号和色彩音b3,在音乐风格上的重要作用,感受侗族大歌中领唱与合唱声部的旋律特点,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少数民族音乐中音乐要素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 了解侗族大歌无伴奏多声部演唱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能够准确唱出苗族飞歌中的滑音记号和色彩音。 2. 能够听辨侗族大歌中歌师声部与歌者声部。 教学过程 导入(知识回顾)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即兴创作的歌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初一、初二的学习中,我们感受过华北草原宽广、悠长的蒙古长调,领略到西北平原集歌舞乐为一身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新疆木卡姆,还登过高原学习了曲调优美、舞姿舒展的弦子、历史悠久、华贵典雅的藏族古典音乐囊玛。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西南地区,去寻找中国民歌宝库中更多的璀璨明珠。 【设计意图】先教师语言带领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少数民族音乐,巩固知识。 新课教学 (一)西南地区微课介绍 师: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西南的民歌大多是以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出现,旋律动听,情感真挚,体现了深厚丰富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聆听歌曲 1.初听《歌唱美丽的家乡》,“入眼” 师:请聆听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变聆听边观察老师的律动,思考这首歌曲的有几个乐句,节奏有怎样特点? 师:“这首歌曲结构短小,由4个乐句构成,前面部分节奏自由宽广、最后部分节奏紧凑。 2.复听旋律“入耳”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再次演唱歌曲的旋律(不加音乐记号),思考这首歌曲的节拍和旋律又有怎样的特点呢?师边打稳定拍边演唱旋律。 师:“这首歌曲采用了2/4、3/4、5/8的变换拍子,整体旋律由“sol、mi、do”三个音作为骨干音,运用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每个乐句都是由“sol、mi 、sol”这极具特色的主题音调发展而来,形成了长短不一的4个乐句。 3.三听旋律“入味” 师:请大家再听老师演唱前两个乐句,听听老师这次的演唱中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加入音乐记号) 师:细心的同学们一定发现,在歌曲的旋律中老师加入了的延长音、上滑音、下滑音,这些音乐记号让歌曲具有了典型的山歌的特征。延长音记号,歌者可以尽情发挥,自由延长;滑音的使用,丰富了旋律的同时,也使得苗族飞歌的音乐色彩更加鲜明。其实,在苗族飞歌中还有一个最具标志的色彩音b3。 听老师演唱色彩音,感受色彩音的加入,音乐色彩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师: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b3的加入音乐色彩变得变得柔和,飞歌的特点也更加鲜明。 4.请跟老师一起边唱边画出第一、二乐句的旋律线,试着找出作品中色彩音的出现有怎样的规律 师:我们可以感受到,句尾用“mi”时旋律上滑至5,音程关系为大三度,调性色彩明朗;句尾用“降mi”时旋律下滑至低音5,音程关系为小三度,调性色彩变得相对柔和。而在整首民歌中“mi”和“降mi”交替使用,使整首歌曲调式色彩变化丰富。 5.四听“入心” 师:前面我们说到,西南地区的民歌大多会以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学习两个简单的动作,一同感受苗族飞歌独特的音乐风格。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