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5904

专题05古诗文阅读(知识梳理与答题技巧)(考点串讲)-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2114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串讲,考点,七年级,五四,2024,统编
  • cover
(课件网)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点串讲 专题五:古诗文阅读 目 录 CONTENT 考点解读 知识归纳 典例引领 实战演练 2 3 4 1 5 新课标中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新课标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2.常见题型 (1)诗歌鉴赏 在全国各地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一般在4-6分。 (2)文言文阅读 ①词语的理解:直接填空解释、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辨析、实词解释的正误选择。 ②句子的翻译:考查课文篇目的句子,采分点主要是句中重要实词和句意。 ③重点语句的默写填空。 ④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考查写作技巧、理解概括、主旨情感。还出现了文意理解与分析的选择题。 ⑤结合文章内容迁移运用:文言文的考查注重文本思想内容和知识点的关联,如字词解释迁移到其他篇目,迁移到成语,文意理解题用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等。 2.命题趋势 近年来,从各省市中考语文卷子的古诗文测评中发现,试题命制趋势是从单篇文本测评到多文本组合测评,从纯粹考查文言材料的阅读理解到凭借文言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总体上题型基本稳定,考查的能力点主要集中在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分析概括和比较研读上。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诗歌鉴赏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鉴赏技巧】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掌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什么手法) 步骤二:(写什么内容) 步骤三:(有什么作用)步骤四:(抒什么情感)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三、语言赏析型 【提问方式】 (1)这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2)诗中某个词能否改为其它的词,说说你的看法。 【答题步骤】 1.寻找有表现力的词,如:动词、色彩词等等。 2.有运用表现手法的再赏表现手法。 知识梳理,方法指导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