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6524

《互联网应用协议》教学设计 课件 学习单

日期:2024-11-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6724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互联网应用协议,教学设计,课件,学习
    《互联网应用协议》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探秘互联网》第7课《互联网应用协议》,本课学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要求中第四学段内容模块《互联网应用与创新》中的“互联网基本原理与功能”部分。教材安排了“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协议”两块内容。本课通过学习HTTP、FTP、SMTP/POP3协议,初步了解常见互联网协议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应用层相关协议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网络服务底层原理的兴趣,为接下来传输层TCP/IP协议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学校七年级的学生,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已经具备初步认识,并且感受到了计算机网络在生活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学生已具备一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有网络接入,互联网服务的相关知识储备。由于课程内容较理论化,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相对难以理解,可能存在对网络协议概念和作用不明的问题,应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案例进行类比分析,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指向 1.通过现实生活举例类比,认识常见的网络协议。 2.通过具体任务的实践活动,在常见应用中,知道常见互联网协议的基本原理。 3.通过网络搜索,了解更多的网络服务及其所采用的网络协议。 【信息意识】 能根据解决问题需要,寻找并评估利用有效数字平台和资源 【计算思维】 通过电子邮件等应用体验信息处理的过程。 【数字化学习】 能利用信息科技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评价、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的网络协议;常见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常见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践体验-原理探究-归纳总结”辅以教师指导等多种方式逐一突破。 五、课前准备 学习环境:网络教室 学习资源:学习单 设计思路 本课遵循《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科学原理和实践应用并重”的课程理念,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沿着“实践体验-原理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逻辑,逐步探秘互联网协议基本原理。 利用数字化平台,通过问题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且主动积极地共享资源。发挥出信息科技课程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创新精神的功能,提高信息意识的功能。 问题链: Web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依靠什么传送数据? 两台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依靠什么传输文件? 发送端、邮件服务器、接收端之间依靠什么发送及收取邮件? 为什么要有网络协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七、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驱动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回顾上节课“常见的网络服务”知识内容,对网络服务背后原理进行进一步探究。 问题驱动,引发思考 (1)Web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依靠什么传送数据? (2)两台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依靠什么传输文件? (3)发送端、邮件服务器、接收端之间依靠什么发送及收取邮件? 即:网络中计算机之间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由复习引入,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且与前一课的关联性。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于网络服务工作原理的思考。 (二)初步了解,感受协议 学习内容与活动 设计意图 概念类比,初识协议 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沟通也需要“协议”,否则语言不通,无法沟通这一现象类比网络服务也是需要依靠网络协议进行工作的,不同的网络服务具有相应的网络协议。 应用体验,感受协议 任务一:从信息科技教室的FTP服务器上下载本课的学习单 任务二:浏览器打开“https://wx.mail./”,观察同桌电脑界面与自己是否一致 任务三:登陆邮箱,将观察结果发送给同桌,并查看自己接收到来自同桌的邮件 通过类比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将抽象的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