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47852

1.2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小练(含解析)

日期:2025-10-2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73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堂小,二随,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 cover
1.2影响种群特征的生态因子———高二生物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二随堂小练 1.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总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下列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中不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捕食 B.寄生 C.竞争 D.气候 2.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只受出生率的影响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幼年和成年比例较高,老年比例较低 C.当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数量不会再有任何变化 D.生态因子仅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有影响的非生物因素 3.种群数量变化受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列诗词与非生物因素对应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 B.“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人类活动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温度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阳光 4.下述古代诗句中,部分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其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变化产生影响的是( ) A.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昨夜雨疏风骤……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飞蝗蔽天,禾草皆光”。在黄淮流域,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概率最大,故河北蝗区常出现“先涝后旱,蚂蚱成片”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B.鸡对蝗虫的捕食属于调节蝗虫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 C.气候干旱是引起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 D.“挖卵灭种”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 6.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 ) 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 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 C.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 D.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 7.我国北方地区夏天苍蝇、蚊子很多,但是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种群数量变化很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苍蝇、蚊子到了冬季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主要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B.决定某地区苍蝇、蚊子种群数量变化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喷洒杀虫剂可降低苍蝇、蚊子的环境容纳量 D.可通过调查苍蝇、蚊子羽化前幼虫的密度来预测成虫密度 8.我国古诗词或民间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道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光照是影响开花的因素 B.“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体现了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C.“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体现了光照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体现了季节变化对种群迁入率的影响 9.如图为某种昆虫在双因素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显著影响该种昆虫种群数量 B.该昆虫生存的最适相对湿度与环境温度可能呈正相关 C.32.5℃环境下该昆虫种群环境湿度的适应范围最大 D.该昆虫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一定不同 10.2020年春,一场历史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1)春夏时节,田间各种植物种群数量迅速增长,这些植物种群数量的增加除与温度升高有关外,还受到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这一实例说明_____。 (2)蝗虫等动物种群在春夏时节数量增加除与上述非生物因素有关外,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请尝试根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提出两种可有效防止蝗灾爆发或治理蝗灾的具体方法:_____。 (3)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曲线a b段,飞蝗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