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57242

12 《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304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七年级,语文,2024,统编,练习
  • cover
12 《论语》十二章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下列选项中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有朋/自远方来 C.学而/不思则罔 D.温故/而知新 3.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          ,         ———。 (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         ———。 4.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共二十篇,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了孔子本人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懂得学习的人境界最高。 C.有客人远道而来,我们可以用《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句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 D.“三十而立,四十而知天命,五十而不惑”中的“而立”“知天命”“不惑”常用来代指年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孔子说:“贤哉,回也!”颜回的高尚品德表现在什么地方 8.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赵清献公家三衢①,所居甚隘②,弟侄欲悦公意者,厚以直③易④邻翁之居,以广公第⑤。公闻不乐,曰:“吾与此翁三世⑥为邻矣,忍弃之乎 ”命亟⑦还公居而不追其直。此皆人情之所难者。 (选自《忍经》) 注①三衢(qú):多条大路的交叉口。②隘:狭窄。③厚以直:用很高的价钱。④易:交换。⑤第:住宅。⑥三世:三代。⑦亟(jí):立即,赶快。 9.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原文例句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 人不堪其忧 参考成语法:疲惫不堪 (1) 饭疏食 特殊记忆法:词类活用 (2) 弟侄欲悦公意者 查找字典法: ①欲望 ②想要 (3)   (填序号) 公闻不乐 课内迁移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吾与此翁三世为邻矣,忍弃之乎 11.结合甲文分析,颜回和孔子为什么能乐在其中。 12.赵清献的做法值得孔子赞扬吗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C 解析 “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