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66426

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0-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2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 cover
目之所及皆是你———《静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2.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其真挚的感情。 3.由此及彼,感受赠物诗中蕴含的先民们美好纯粹的情感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其真挚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感受赠物诗中蕴含的先民们美好纯粹的情感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诵读法、比较法 壹 情境导入 01 情境导入 有一种生于心,绵延不绝又神秘莫测的情感———爱情。有人说,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胆追求;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懂得;爱,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刻骨铭心的思念。今天,我们将跨越时空,神思入境,去感受2000多年前的一场诗意且美好的爱情之旅。 贰 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02 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1. 朗读正字音 2. 朗读正节奏 (1)《静女》和我们往常学习的《诗经》句式上有什么不同? (2)五言句怎么读? 明确:在音节节拍上二三,在意义节拍上分别是二三、一四,于城隅,在城隅等我,状语后置。匪女之为美,匪表否定判断,作谓语,需要停顿,其他作宾语,可不断。 3. 朗读疏通诗句。 叁 再读诗歌,赏析人物 03 再读诗歌,赏析人物 1. 本文标题是《静女》,在你看来静女到底静不静?请同学男女分组朗读并思考、辩论。 预设观点一:不静。 理由:“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在与男子相约以后,先到的并不是男子,而是本应娇憨之态的女子。“爱”通“薆”,遮蔽、隐藏,好不容易心心念念的恋人来了,可她却偷偷把自己藏起来了,这种对男子的捉弄不仅展现出天真活泼、调皮可爱,而且也展现出女主人公考验男子的细腻智慧。“搔首踟蹰”,男子没有看到姑娘在哪里,急得挠头,来回徘徊。这大概是个傻小子吧。姑娘肯定躲在后面偷偷地笑呢。这个傻小子,就不知道多走一步? 在我们的传统的爱情观里,男方应该主动大胆,女方应该含蓄被动一点,但在这首诗中,相比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女方对爱情大胆的追求。“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主动送“我”礼物,而且是从极远之外的牧野之处,姑娘可能看到这株荑草,格外的美丽的时候,就想摘取送给自己的心上之人,有一种“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思念。 无论是约会比男子先到,还是主动给男子送定情信物上面,都可以体现这是一位反传统、大胆而热烈的,勇于表达自己爱意的姑娘。 预设观点二:静女静。 理由:文本以静女描绘女主人公,说明静女可能本身是比较娴静的,而她约男子的地点在城隅,说明她还是比较内敛的,不希望太多人关注。 《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性之欲”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所以静女本静,是因为七情中的“爱情”而动,爱情使她大胆热烈,活泼灵动,在男子面前,她展现了可爱真诚的一面。 2. 那在你们心中,静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预设:“爱而不见”———娇俏活泼;“俟我于城隅”、“贻我彤管”———主动却又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涩;“娈”、“姝”———美丽。(板书娇俏美丽、主动羞涩) 3. 那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搔首踟躇”———真诚憨厚;“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解风情,直白大胆。(板书:真诚憨厚、直白大胆) 4.诗中有两句“俟我于城隅”“匪女之为美”可以用四言表达———俟于城隅”“匪女之美”,为什么要以五言展现? 提示:一定的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句式变长会产生什么效果?这两处要表达什么感情? 预设:俟我于城隅:男子可能在思考,踌躇与徘徊,造成语义及语气上的迟疑,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