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66482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2-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76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一,纲要,历史,中外,编版,史部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24·吉林高一检测)15世纪以后,西欧货币已经由银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和白银同为欧洲各国间贸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当时人们认为占有金银就占有一切,黄金能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这一现象(  ) A.有利于改善西欧商业环境 B.导致了西欧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西欧对新航路的开辟 D.体现了西欧探险的精神 【解析】选C。据材料“占有金银……道路”可知,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日益迫切,刺激了西欧对新航路的开辟,故选C;对金银的迫切需求,与改善西欧商业环境无关,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的价格革命,材料中显示当时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B;航海家们对未知航路的探索,体现了西欧探险的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2.哥伦布有一本1485年印行的拉丁文版《马可·波罗行纪》,他经常翻阅,并做了264处边注。这些边注给人的总印象是哥伦布最关心东方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物产,特别是香料、药材和珠宝。可见,哥伦布远航(  ) A.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财富 B.具有深刻的精神动力 C.结束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 D.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 【解析】选D。据材料“最关心……香料、药材和珠宝”可知,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是寻找东方的香料、药材和珠宝,具有明显的经济动因,故选D;材料强调哥伦布远航的经济动因, 不涉及远航的结果,得不出“为西班牙王室带来了财富”的结论,排除A;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以及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排除B;新航路的开辟使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 3.15世纪的欧洲,大量肉类需用香料进行保存,而香料的价值只有黄金可以比拟。在印度不到3杜卡的胡椒,在开罗则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价格已经是印度的50倍。这一现象(  ) A.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加速 B.推动欧洲农业种植结构变动 C.加快了对新航路的探索 D.催生了崭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解析】选C。据材料“15世纪”“而到了威尼斯,价格已经是印度的50倍”可知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香料等生活必需品,但是高昂的价格促使欧洲人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故选C;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而此时东西方香料的物价差说明当时新航路尚未开辟,排除A;香料涨价推动了新航路开辟,而且欧洲的气候条件不满足种植香料,排除B;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排除D。 4.(2024·江门高一检测)1675年,为解决欧洲航海家对航海、制图和计时的需求,英王查理二世在伦敦格林尼治建造了一座综合性天文台,并创设了皇家天文学家的职位,以便能正确地定出经度。由此可知,天文台的设立侧面反映了(  ) A.英国君主权力的强化 B.近代科技的重大突破 C.欧洲海洋贸易的兴盛 D.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解析】选C。据题干“为解决欧洲航海家对航海、制图和计时的需求”等内容可知,英王查理二世在伦敦格林尼治所建造的综合性天文台的目的在于满足欧洲航海家远洋航海的需要,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海洋贸易的繁荣与兴盛,故选C;据题干可知,英王之所以建造综合性天文台,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国内远洋航海的需要,而不是“强化”其权力,排除A;题干并没有述及英国航海家采用了先进的科技来装备其航海、制图和计时的设备,排除B;据所学可知,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于二战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 5.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与麦哲伦船队签订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东印度群岛)的协定。协定内容如下:除去航海开支,国王给麦哲伦船队留下利润的1/20,并准许他们担任当地的总督等官职。据此可知,麦哲伦船队的远洋探险活动(  ) A.得到民间资助 B.蕴含巨额利润 C.多以官方为主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