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67204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9 昼夜交替 课件(共55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37665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1. 将昼夜变化的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联系起来,知道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与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2. 知道地球自转轴及自转的周期、方向等。 ★3. 了解人类由天动到地动的探索地球自转的历程。 教学目标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 清晨,太阳升上天空。,我们可以欣赏到这壮丽的景象。 认识昼夜现象 日落时分,太阳缓缓落下。夜幕降临,我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夜景。 认识昼夜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 光线 认识昼夜现象 认识昼夜现象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白天,把金乌休息时看作夜晚。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三足金乌-中国古代对于昼夜形成的解释 托勒密 (公元100年—168年) 古希腊天文学家、 地理学家、占星学家和光学家。他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研究日月星辰的构成和运动方式并作出成就的科学家。 托密勒的地心说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 哥白尼(1473—1543)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很感兴趣,曾跟着老师在教堂的塔顶上观察星空。他相信研究天文学只有两件法宝:数学和观测。他不辞劳苦,克服困难,每天坚持观测天文现象,30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可靠的数据,提出了“日心说”,并在临终前终于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日心说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6世纪提出了“日心说”,认为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太阳围绕地球转动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产生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哥白尼日心说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地心说” “日心说” 提出的人物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托勒密 哥白尼 地球是球体 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所有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太阳在宇宙中心, 太阳是不动的, 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学说 地球形状 宇宙中心 环绕中心的群体 地球的运动方式 地心说 日心说 地球 太阳 所有日月星辰 地球及其他行星 静止不动 自转且绕太阳转 球体 球体 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       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   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1. 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   2. 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   3.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正处于傍晚。些国家正处于夜晚。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地球上的昼夜现象: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是白天,没有照亮的地方是夜晚,明暗过渡的地方就是清晨与黄昏。 昼夜的形成与太阳的照射有关 模拟昼夜交替现象     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 活动步骤: (1)创造黑暗环境,在地球仪上的中国位置贴上贴纸; (2)将手电筒放在支架上,调节与地球仪之间的距离,让光斑大小与地球仪大小大致相同; (3)观察并思考: 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分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