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1925年,张骞在追 出卷网悼孙中山的演说中指出“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迥然不同”主要指向( )【出处:21教育名师】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程 2.陈独秀在《袁世凯复活》一文中 出卷网说:“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为恶果非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尽,无数废共和,复辟帝制之袁世凯,当然应运而生。”为此,他 A.创办《新青年》,领导新文化运动 B.创立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 C.撰写《文学革命论》,倡导白话文 D.领导工人运动,反对独裁专制 3.在1911年5月,清 出卷网政府宣布实行责任内阁制,13名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席(具体如表),时人笑称“皇族内阁”。据表判断,清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 皇族身份的内阁成员状况表 成员 奕劻 溥伦 绍昌 善耆 载泽 载洵 寿耆 职位 总理大臣 农工商大臣 司法大臣 民政大臣 度支大臣 海军大臣 理藩大臣 状况 公认改革者,主张三权分立 热心于宪政实践,政治开明 热衷于发展海军 平庸 A.顺应立宪派的参政热情 B.寻求欧美列强的政治帮助 C.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D.试图通过政治改革寻找出路 4.孙中山指出:“革命的这种风潮,是欧 出卷网美近来传进中国来的。中国人感受这种风潮,都是爱国志士,有悲天悯人的心理,不忍国亡种灭,所以感受欧美的革命思想,要在中国来革命。”这说明中国21教育网 A.革命风潮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学习西方是为挽救民族危亡 C.革命思想传播呈现大众化趋势 D.革命运动得到欧美国家支持 5.1911年,全中国约有500家日报社 出卷网,包括北京50家、上海15家、汉口6家。1914年,北京的日报社数量锐减至20家左右,上海减至5家,汉口则只剩下2家。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 A.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革新 C.张勋复辟帝制失败 D.民族资本主义遭遇了挫折 6.学者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 出卷网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侧重于强调新文化运动21*cnjy*com 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 B.致力将儒学与西方文化有机结合 C.直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D.向西方学习跃进到思想文化层面 7.下表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些重要论述。据此可知,他们都( ) 人物 重要论述 陈独秀 一面抛弃“天经地义”“自古如斯”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及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 李大钊 我确信这两种(新旧)思潮,都是人群进化所必要的,缺一不可 胡适 今日的学术思想有两大源头:一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是西洋的新旧学说 A.肯定了传统道德原则的可取性 B.以民主科学精神推动思想进步 C.主张政治革命与思想启蒙并重 D.力求推陈出新创造时代新文化 8.1926年11月9日和25日,胡适 出卷网在英国三次以“文艺复兴在中国”为题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下列属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所作的贡献的是 A.创作小说抨击礼教 B.宣传马克思主义 C.倡导文学改良运动 D.从历史进化角度批判君主制 9.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 出卷网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