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三晋、西秦 出卷网文化和东方的邹鲁文化、田齐文化,皆属于黄河流域的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南方道家文化,属于淮河流域的文化;吴越文化和荆楚、巴蜀文化则属长江流域的文化。这表明这一时期( )【来源:21cnj*y.co*m】 A.文化多元并带有地域性特征 B.华夏认同已经开始出现 C.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D.中原文化具有核心地位 2.清初大儒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时,在“习讲 出卷网堂”所题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这反映出其( ) A.致力儒学复兴 B.适应经济需要 C.追求崇实黜虚 D.摆脱传统儒学 3.明末清初,一批学者猛烈抨击心学 出卷网,如王夫之指出心学是佛教禅宗的虚无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是“以知为行”,实际上就是禅宗的“悟”。这反映了 A.佛学与心学已融为一体 B.心学已经不适应统治需要 C.士人对理学学术的反思 D.实学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思想界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然而最后传承下来的流派却只有儒、道、法三家,这说明儒、道、法思想( ) A.都符合统治者治国需要 B.具有大致相同哲学思想 C.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D.逐步融合形成新的义理 5.据统计,《诗经》中共有27篇反 出卷网映孝道思想的篇章,有对先祖的祭祀,亦有在外征战之人对父母生活的担忧,也有子女对已逝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切怀念与悔恨。这种尚孝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儒家思想影响巨大 B.社会结构“家国同构” C.纲常伦理秩序确立 D.重视道德与宗法血缘 6.鼎本来是古代用以炖煮或盛放肉食的烹饪器具 出卷网,从夏朝开始被视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各级贵族将鼎作为祭祀或典礼的最常见礼器,周代规定了王侯卿士用鼎的数量,鼎逐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从鼎的演变折射出 A.华夏文化内涵的不断丰富 B.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C.尊卑等级制度的持续发展 D.分封制度的不断完善 7.1984年,新加坡成立二十五周年 出卷网时,新加坡国立大学筹办了一项题为“儒学在新加坡”的展览,把儒学在新加坡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儒学在民间振兴的时期(19世纪至1982年);二是朝野同倡的儒学发展时期(从1982年开始)。该展览反映了( ) A.儒学是新加坡的治国思想 B.儒学增进新加坡文化认同 C.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 D.新加坡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其中风骚指的是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 B.李白与王维的才气 C.诗经与楚辞 D.柳永与李清照 9.唐朝时,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文化 出卷网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日本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国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朝鲜半岛的新罗在唐朝时期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新罗仿唐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广泛研究中国的天文、历法、医学、文史典籍。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B.唐朝经济文化的领先 C.儒家文化圈逐渐形成 D.遣唐使推动中外交流 10.三星堆出土的小平底 出卷网罐、鸟头把勺、尊形壶等陶器以及铜立人像、铜神树、金面具等,带有浓郁的西南地方文化特色;而青铜尊、囊以及玉璋、玉琼、玉璧、玉戈等物品的风格与黄河流域的一致。据此可知 A.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中华文明的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11.如图为甘肃临夏州炳灵寺第169窟的壁画(十六国北朝时期彩绘)。该壁画反映了当时( ) ( http: / / www.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