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章节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包括①②④⑤ B.①和②内流动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C.④内液体与⑤内的液体相比,④内没有葡萄糖 D.人大量饮水后排尿量增加,说明⑥重吸收能力有限 2.图为甲乙两位同学血型检验示意图,下列关于两者血型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A型,乙为O型 B.甲为B型,乙为AB型 C.甲为A型,乙为AB型 D.甲为B型,乙为O型 3.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X表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何氧气 B.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管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 C.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有机物,则Y为叶脉中导管 D.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表示输导组织 4.人体平静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水蒸气 5.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食道和大肠 B.胃和小肠 C.口腔和胃 D.大肠和小肠 6.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代谢废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尿酸 D.麦芽糖 7.下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经不同血管(H、I、J)时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其中H为肺动脉。则图中曲线和血管I分别表示的是( ) A.氧的浓度,肺静脉 B.氧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C.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静脉 D.二氧化碳的浓度,肺部毛细血管 8.右图所示的是心脏与血管之间的位置关系,当所标位置出血时,应选取的止血点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9.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表,结论错误的是 (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5分钟 不变蓝 2 淀粉糊+胃液 37℃ 5分钟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0℃ 5分钟 变蓝 A.对比1和3,得出唾液在适宜的温度下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对比1和2,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和3,有两个变量,不能得出科学结论 D.分析1试管,可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0.下图能表示人体在每次吸气、呼气时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A. B. C. D. 11.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分别在人体的哪个器官中初步被消化?(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口腔、小肠 D.小肠、口腔、胃 12.根据图①一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c→d段表示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 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 13.动脉血流经心脏各腔及有关血管时,正确的流动途径是( ) A.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D.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 14.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做了以下实验。下表是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步骤2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酶的催化效率受温度影响 B.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 C.酶的催化对象具有专一性 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15.图甲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图乙是进入和离开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表示消化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内进行 B.②表示氧气,通过呼吸作用完成了B系统内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通过C系统内的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了动脉血 D.根据图乙可以推测“D系统中的某个器官”应为泌尿系统中的肾脏 16.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