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9605

3.3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6569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版,测试,一随,必修,2019,物质
  • cover
3.3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将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此时发生了质壁分离,质壁分离是指( ) A.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 B.细胞膜与细胞质分离 C.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D.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2.将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置于清水中,发生的变化是( ) A.细胞吸水直至涨破 B.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 C.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D.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倍,还能从血液中吸收碘。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4.农业生产中适时、适量施肥是使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根吸收K+的相对速率与土壤中O2含量的关系如表所示,且与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根毛细胞吸收K+的运输方式是( ) 土壤中O2含量/% 细胞呼吸相对速率 K+吸收的相对速率 2.7 44 22 12.2 78 96 20.8 100 100 43.4 106 107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 5.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都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 ①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③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④实验材料是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植物根的成熟区在大量吸水时,比较下图中①、②、③三个部位的细胞液浓度,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7.人的红细胞中K+浓度比血浆高30倍,红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 A.胞吞 B.自由扩散(简单扩散) C.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不可以省略 9.液泡膜上存在转运H+的两种蛋白质,分别是H+转运焦磷酸酶和Na+/H+逆向转运蛋白,两种蛋白转运H+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C.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存在有利于调节植物细胞内的酸碱度 D.加入H+转运焦磷酸酶抑制剂会使Na+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运输速率变慢 10.脯氨酸对许多癌细胞的形成和分裂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一种分子A,将之嵌入到细胞膜后,它可以转运脯氨酸进出细胞(图中①);细胞膜上原本存在的脯氨酸转运蛋白也能转运脯氨酸(图中②);脯氨酸还能通过磷脂分子的间隙穿过膜(图中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过程中脯氨酸转运蛋白的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B.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类似于自由扩散的运输方式 C.水分子可通过与③过程相同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D.上述机制可能被应用于依赖脯氨酸的癌症的治疗中 11.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若h1>h2,MA=MB,则MaMA>MB,则h1M2 C.若MA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