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9163

四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精美小布艺》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05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精美小布艺,教学设计
  • cover
《精美小布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劳动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劳动中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体会劳动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劳动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精美小布艺》是第3学段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要求如下: 内容要求:了解布艺特点及发展历史,初步掌握制作的技能和方法。读懂基本的实体图、示意图等。根据劳动需要,设计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作品。 素养表现:能根据劳动需要,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布艺作品,说明布艺作品的价值,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感受工匠精神,初步形成追求创新的劳动精神。 布艺小件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亲睐,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可收集生活中的各种闲置材料,如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依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手法进行制作。能提高同学的动手本领,陶冶共性,进展审美感和制造本领等。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精美小布艺》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布艺这一传统工艺,掌握了识别简单的示意图、能尝试设计制作简单作品的一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编织等传统工艺的进一步拓展,是对一般的家庭、班级劳动的延伸,也更注重综合劳动能力的培养。也为后期进一步学习传统工艺奠定劳动技能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分析每课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四年级劳动教材第二单元《劳动世界天地宽》共有三课内容。 第一课《精美小布艺》注重利用实用的劳动技能美化生活,外表美观、寓意深刻的布艺小挂件,能够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 第二课《竹艺作品美》用竹艺劳动体现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通过引导学生竹编,更多地是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渗透竹艺的传统技艺。 第三课《自制水果果酱》则是在劳动技法上具有较高的难度,需要学生的细心与耐心。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观察熬制果酱过程中的细节,注意加水、加糖的量,同时还要注意果酱制作前储藏器的消毒及制成之后的保存。因此,制作时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已掌握的调制技能并学会向有此劳动经验的家长或长辈请教,从而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人们最智慧的真理。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传统工艺、家庭及手工生产实践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二、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1)四年级学生在布艺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认知和初步的动手能力,对常见的布料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棉布、麻布、丝绸等,知道它们在触感、外观和用途上的一些区别。 能识别一些简单的布艺制品,如手帕、抱枕、书包等,并大致明白它们的制作材料和用途。 对基本的缝纫工具,如针、线、剪刀等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其用途。 具备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技能,比如能用剪刀剪出直线或简单的形状。 可以尝试用手缝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缝合,如缝一颗纽扣。 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能够参与一些简单的布艺制作活动,如制作一个小布袋。 (2)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指导来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技能和创造力。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精美布艺制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细致的操作,四年级学生可能耐心和专注力不足;对于一些需要精确操作的缝纫技巧,他们的手部动作可能不够灵活和准确,难以将针穿过细密的布料,或者缝线不够整齐;安全意识淡薄,使用剪刀、针等工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