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0340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14247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 cover
课件38张PPT。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中国的民族工业是 如何起步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5月23日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其身份与地位非同常人,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敢于首先打破中国近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毅然弃官回乡办厂。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 江苏南通人,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张謇第一份简介 捷 报 贵府少大老爷张謇恭应殿试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钦点翰林院修撰(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童试(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乡试(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殿试县城省城京城 礼部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在子、卯、午、酉年八月举行次年进行(即丑、辰、未、戌年),由乡试考中的举人入京会试。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保和殿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结束,从唐至清,共产生638个状元(不含武状元和太平天国的)。只有张謇是“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倡行者,并终生为其事业奋斗,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三元及第指连中解元、贡元、状元 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资本企业创办人之一。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第二份简介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名言:常常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家可毁,师范不可毁。 因此他除了办了大生纱厂还办了许多的企业,还有哪些?张 謇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天生港轮船公司,1906年办了资生冶铁厂,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通州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来三校扩充为本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凇商船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复旦学院、龙们师范、扬州两淮等小学、 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法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又在通州创办了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聋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公园和医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状元资本家张謇一生在南通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涉及纺织、垦牧、盐业、蚕桑、染织、油料、面粉、肥皂、印书、造纸、电话、航运、码头、银行、火柴、电力、房产、旅馆业等,虽令人眼花缭乱,但基本都是围绕纱厂这个核心。 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1300年来共出了700多个状元, 状元出身的大实业家则只有张謇一位。毛泽东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据说,孙中山曾对张謇的儿子说:“我是空忙,你父亲在南通取得了实际的成绩。” 张謇“实业救国”的做法就是从办实业出发,带动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张謇“治下”的南通,被上海英文报《密勒氏评论报》称为“地球上的人间天堂”。 清末,康有为被叫做康南海,李鸿章被叫做李合肥,张謇被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