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03680

2025届高考语文现代文教考衔接之小说情节梳理

日期:2024-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246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届,高考,语文,现代,文教,衔接
  • cover
高考现代文教考衔接之小说情节梳理 情节结构 (一)单线结构 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 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 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 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 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 ”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 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 (二)复线结构 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 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 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检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火,结成双环连套一一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 示例:先秦作品《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穴(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再用弹丸去追捕猎物。 情节手法 (一)视角 1.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客观真实,利于叙事 示例:小说《复活》采用什么视角叙事,有什么好处 答案: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全知全能的叙述者的叙述在不同时空的自由切换加强了时空对比的戏剧化。为深化所述事件的内涵,全知叙述视角在过去与现在或者此地与彼处之间跳脱。同时在深入人物形象内心、洞察其心理过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限视角 (1)内在视角:第一人称“我”参与其中,利于评论抒情。(注意儿童视角的运用) a.主人公视角B见证人视角 (2)外在视角:叙述者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更少。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 示例: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叙事视角 答案:《大卫·科波菲尔》(节选)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叙述.这里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可分为两种视角:成年的“我”追忆往事的视角和儿童的“我”正在经历事件的视角,前者是一种外视角,有着全知的特点(这种全知是相对于儿童体验视角的限知而言的):后者属于内视角,有着限知的特点.成年的“我”的视角有着明显的“记忆”性质,而儿童的“我”的视角则具有“视觉”性质。 (二)人称 1.第一人称:叙事亲切,给人以真实感,便于抒情,比如:《祝福》 2.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便于交流 例题:下面的文段以第三人称来描写麻雀,但在结尾“麻崔呀麻雀,你何苦要到生存艰难的城市里来安家呢”转换为第二人称来写,这样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