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学习目标: 1、阅读单元导语及单元研习任务,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2、借助历史背景知识,结合学习提示,通读本单元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拉近学生与革命文化作品的距离。 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体裁,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 难点:体会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整体阅读,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1:通读课文,结合所学作品和文史知识,绘制历史时代时间轴。 学生活动2:结合文本背景,探讨这六篇文本中反映的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01.导入: 1999年有一首歌曲在中华大地唱响,它就是《七子之歌澳门》,同学们请欣赏。播放歌曲《七子之歌澳门》,PPT展示歌词。 每每听到这个旋律,我总是情不自禁,热泪盈眶。爱国诗人闻一多一个世纪前痛感祖国凋敝、山河破碎,写下这组诗。诗人在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作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直到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终于结束了这段屈辱史,所以这首歌大家唱得扬眉吐气,唱得热泪盈眶。 02.学习活动: 一、朗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 1、阅读单元导语及单元研习任务,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2、借助历史背景知识,结合学习提示,通读本单元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拉近学生与革命文化作品的距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体裁,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 难点:体会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整体阅读,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学生活动1:通读课文,结合已学过的革命文化作品和文史知识,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并共同绘制历史时代时间轴。 本单元课本所设计到的时间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别了,“不列颠尼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二、检查预习,感知不同文体的特点: 篇目 材裁 特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幕词 简明性、口语化、宣告性、引导性、鼓动性。 《长征胜利万岁》 回忆录 真实、广泛、突出。 《大战中的插曲》 回忆录 《别了,不列颠尼亚》 消息 真、短、活、快、强。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人物通讯 报道详细深入、注重思想意义、强调形象说话、较弱的时间性、议论色彩较浓。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事件通讯 三、学生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第一单元课文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灾难,是关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疫期间,有句话刷屏了:“劲头上来了,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这股劲,就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就是永恒不灭的民族魂。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学生活动2:民族魂就是民族精神,让我们按照之前布置的预习任务分成小组,每两小组负责一课,结合文本背景,探讨并回答这六篇文本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讨论3分钟后展示。 学生展示: 第1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是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召开的。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了著名的讲话《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本文中,毛泽东总结出取得如今成功局面,归根结底在于全国人民大团结,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