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06313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700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课,远古,时期,人类,活动,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体例 单元主题 历史要素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农业、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文化、早期国家、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炎帝、黄帝、尧舜禹的禅让 单元备课说明 一、单元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史前时期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的是史前时期的历史。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我国境内古人类的代表。各地丰富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他们各自在演化过程中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约1万年,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等地的先民已栽培水稻、粟、黍,并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在农业兴起的基础上,原始社会不断发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 相传距今五六千年,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举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华文明有5 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三、单元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对历史学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本单元又是初中教学的开始,因此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考古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的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以及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知道化石是研究古人类历史和古环境变迁的重要证据。 2.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认识到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学习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知道我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3.了解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思考传说与史实的区别,能够讲述炎黄联盟的形成及尧、舜、禹的禅让,认识到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增强民族自豪感。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设计说明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知道在没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考古学家是根据什么来研究历史的。面对刚刚步入中学的学生,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或归类整理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境内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活年代及发现地点;了解北京人的发现、体质特征及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思考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概括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 3.认识到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1.拓展阅读:《中国简史》(书目)。 2.影视作品:《给孩子的人类简史》(纪录片)。 (二)工具 1.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