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08907

【核心素养目标】7.1.1发酵技术教案 (表格式)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日期:2025-01-1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242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八年级,济南,格式,核心,教案
  • cover
7.1.1《发酵技术》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 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 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 力,合作交往的能力。 社会责任:体会发酵对人们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教材分析 《发酵技术》是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 已在七年级学习了微生物,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节 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对此内容即熟悉又知之有 限,充满了兴趣与求知欲,学围绕着做,在做中领悟与感知,获取知识的同时提 升了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学习状况: ①已经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②基本具备了实验观察能力、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学生情况: ① 学生整体水平一般,多为住校生,欠缺动手机会。 ②学生学习抽象理论知识存在为难的情绪 解决对策: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增强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呈现学习目标: 1、知道发酵技术的概念及种类 2、说出乳酸发酵的原理,并学会自制酸奶 3、说出酒精发酵的原理,并描述酒精发酵的过程 4、关注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目的: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内容及要点 (一)课堂导入 展示馒头图片,以家庭制作馒头为插入点,使同学们思考馒头是怎样制作的, 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小孔呢 点拨:当温度适宜时,酵母菌大量繁殖,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产生了二氧化 碳等物质,使馒头松软多孔,这就是发酵过程。而运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 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发酵技术。 发酵技术可分为乳酸发酵、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 (二)乳酸发酵 发酵技术用到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发酵技术也不尽相同。酸奶就是一种利用 乳酸菌等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制作酸奶需要哪些条件呢 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作出假设:制作酸奶需要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 材料用具: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量筒,广口瓶,酒精灯,PH 试纸等。 方法步骤 将容器消毒,牛奶加糖煮开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 分摇匀,分装于三只广口瓶中。 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1号广口瓶放置于0°C ~5°C 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C~35°C 的环境中4-6小时,并 用PH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探究活动:制作酸奶所需要的条件 (1)将新鲜牛奶50 ml 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一药匙蔗糖(约占牛奶总量 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 分钟。 (老师给出提前煮沸的广口瓶)。 思考: ①为什么要向鲜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 ②为什么要加热煮沸牛奶和玻璃瓶 (2)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C左右时,(老师给出提前煮沸并冷却的牛奶), 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用 PH试纸测定奶的酸 碱度。 思考: ①为什么要将牛奶冷却到40°C 才加入酸奶 (加酸奶为了提供乳酸菌;冷却为了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 ②为什么鲜纯牛奶中要加入酸奶 (1号和2号,变量是温度;2号和3号,变量是空气) (3)将烧杯中的牛奶平均分装到三只广口瓶中。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 盖,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 思考:发酵时盖上瓶盖,密封的目的是什么 (器材进行消毒,杀死其中的杂菌。) (4)将1号广口瓶置于0°C-5°C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 C-35°C 的环境中。4-6小时候,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用 PH试纸测定奶的酸 碱度。 (2号瓶,说明只有在无氧条件和适宜温度下乳酸菌发酵使牛奶变成了酸奶。) (没有密封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