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光的反射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 光的反射 知1-讲 1 1.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后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 知1-讲 2. 理解要点 (1)反射现象发生在某种介质表面,或两种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处。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种介质中,只是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光的传播速度不变。 知1-讲 知识链接 光可以发生反射,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 知1-讲 深度思考 人眼能看见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出的光进入人眼,那么人眼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呢? 深度理解 人眼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如果在漆黑的房间里,不发光物体没有反射光,则人眼就看不见该物体。 知1-练 例 1 下列几种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A. 太阳光下人的影子 B. 晚上看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C. 人们看到皎洁的圆月 D. 小孔成像 知1-练 解题秘方:分析光的传播路径,根据定义进行判断,或根据识记直接判断。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解析:产生“影子”、看到霓虹灯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看到圆月,是因为月亮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 答案:C 知1-练 1. 如图所示,是明代著名画家吴伟的饮驴图,画配诗《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水中嘴对嘴”是光的_____现象。 反射 知2-讲 知识点 光的反射定律 2 1. 光的反射模型图 (1)构建光的反射模型图(后期尝试建立立体 反射模型图) 知2-讲 方法点拨 模型图的建立过程:忽略物体形状、光束粗细、反射面形状等次要因素,抓住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主要因素建立模型图。另外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引入法线。 知2-讲 (2)基本概念 ①反射面:光射到的物体表面。 ②入射光线:投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 ③入射点:入射光线在物体表面上的投射点。 ④反射光线:从物体表面返回的光线。 ⑤法线:过入射点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⑥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⑦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反射面中,任意两条线或任意一条线与反射面的交点都是入射点。 知2-讲 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提出问题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②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设计 如图3所示,平面镜水平放置, 一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 E、F两部分组成,可绕接缝ON翻折。 知2-讲 实验要点 光沿着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的目的,利用纸板对光的反射,来显示光传播的路径。 知2-讲 (1)如图3甲所示,光紧贴纸板E射向镜面的O点,纸板F上显现反射光;如图3乙所示,将纸板F 绕接缝ON向后翻折时,纸板F上不显现反射光。 知2-讲 分析结论 纸板F和纸板E不在同一平面时就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知2-讲 (2)纸板F翻折到显现反射光束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知2-讲 (3)在上述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镜面,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知2-讲 实验结论 (1)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知2-讲 特别提醒 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正确描述: 由于反射角大小是由入射角大小决定的,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知2-讲 深度思考 (1)纸板F向后翻折后,光沿着纸板E射向平面镜О点有无反射光? (2)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等于多少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