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20295

9.《屈原列传》任务式课件(共10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10-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43962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人文主题】 历史的现场 了解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领会作品中反映的人物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主 题 诵 读 体验典籍意蕴,传承文化气韵 农历辛丑年初一央视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获得高度评价。这一栏目聚焦于中华优秀文化中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如《尚书》《论语》《史记》等,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在如何阅读理解古代典籍方面带给我们诸多启迪。 打开中国典籍,首先要找到那颗跳动的“中国心”。 历史典籍,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必有“中国”因素,抓住“中国心”才能找到打开它的总钥匙。比如《尚书》,开篇讲尧舜禅让之事,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王治”,说白了就是以德服人、世界大同;而“民惟 主 题 诵 读 主 题 诵 读 邦本,本固邦宁”,则会让人联想起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荀子所讲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每每回望的那个圣王时代,都不难在《尚书》中找到源头,“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评价名不虚传!以至热衷于翻译《尚书》的英国汉学家彭马田如此评说:“除非你读《尚书》,否则我不认为你能理解今天的中国。”央视节目组之所以选择以《尚书》开篇,原因就在于此。阅读其他典籍何尝不然呢 抓住核心精神,方能提纲挈领。 打开中国典籍,最好能够知人论世,知晓来龙去脉。 每部经典背后都有故事,只是有的不为人知。比如《论语》中的弟子们,比如写作《史记》的司马迁,对于千年之后的读者,“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主 题 诵 读 主 题 诵 读 人,可乎 ”,孟子的反问充分说明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观首期《典籍里的中国》,最令人动容的是伏生护《书》的故事: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儒学博士伏生冒死将《尚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这故事令人感动,让人思考:他们为何如此义无反顾 只因《书》成了他们生命的信仰,典籍中的思想和智慧让每个个体充满了力量。而这样的故事绝不止一人一事,了解了才更能触摸到其生命的温度,从而增强走进典籍的内驱力。 打开中国典籍,还应设法打通古今,联系实际生活。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经典都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命运,阅读古代典籍自然应与当下生活发生关联。央视《典籍里的中国》除了内容拓展,还有 主 题 诵 读 主 题 诵 读 诸多创新,让历史典故从枯燥的文字变成了生动的影像。比如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最真实的典籍“故事讲述场”,借助现代的舞台表演,带领观众最大程度地沉浸体验,不仅了解了历史,还直击心灵,令人震撼。比过去《百家讲坛》类节目一人讲述大家听的形式更具现场感,更能使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从而传达出一种文化气韵,引人共鸣。所以我们阅读典籍,也不能与生活脱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早就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里的中国》从表面看是一个读书节目,带领观众体验典籍意蕴,实则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气韵,同时指给我们打开典籍的方法。 主 题 诵 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语文素养】 1.研习史传作品,领略人物风采, 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中反映的历史观念。 2.研习史论作品,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 3.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 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学习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学习人物短评或驳论文。 9 屈原列传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